一、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审前调查要深入细致。由于 绩效审计自身的特殊性,绩效审计的 审前调查除了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 某项具体职能的履行或组织内部某项 活动的程序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外, 还要了解和收集大量与之相关的政策 法规、关联部门协调配合情况,乃至国 内外相关性质或行业的有关资料等 等,从而进一步明确绩效审计项目的 可操作性,以便充分调配审计资源。 二是编制过程要重视协作。审计 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过程中,要 充分重视与被审计单位的协作配合, 加强与其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在决 定实施绩效审计之前,应与被审计单 位就审前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磋 商,解释该审计的范围和目标,并为开 始实施审计和审计期间对有关问题的 阶段性讨论做出合适的工作安排。 三是内容应包含绩效特点。绩效 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了解被 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包括被审计单 位的目标、责任关系、资源配置、经营 程序、管理系统,以及外部经营环境;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计划聘用外部 专家;制订具体审计标准;评估潜在的 审计影响;确定审计实施的具体时间 安排。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绩效审计项 目的审计范围、目标和重点差异很大, 所以不可能为所有的绩效审计项目预 先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必 须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目标, 有针对性地选择、制定审计评价标 准。另外,在审计资源配置上,绩效审 计常常需要聘请外部审计师和其他行 业的专家,因此,与一般的真实合法性 审计项目相比,绩效审计实施方案的 内容必须更加详细、周密。 二、审计证据的采集要注重四种类型 在实施绩效审计中应注意搜集四 类证据:一是基础证据。主要通过常规审计,按规定的审计准则和程序取得 审计证据,这是绩效审计的基础证明 材料;二是调查证据。通过对被审计单 位(或项目)成本费用投入与任务目标 实现程度,以及执行政策法规等方面 的现状进行调查,取得绩效审计所需 的调查证明材料,如组织结构、经营活 动的背景资料;经营效果等目标资料; 被审计单位利用各种方法完成目标的 程度以及内控措施效果等活动资料。 三是统计证据。在综合、汇总、分析基 础证据和调查证据的基础上,形成绩 效审计项目所需的统计资料,作为说 明绩效程度的统计证据。四是分析证 据。对绩效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运 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客观的分解与剖 析,可分步进行:首先综合基础证据和 调查证据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形 成分析资料;其次通过审计取得的数 据资料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既定 目标与实现结果进行分析而取得证明 材料;再次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进 行全面分析形成审计分析工作底稿。 最后,除了上述必要的证据外,审计人 员还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 环境,并对取得的基础、调查、统计和 分析证据反映的内容作必要延伸,需 要时应形成审计底稿作为上述证据的 三、审计报告的形成要考虑五个因素 绩效审计报告是绩效审计成果的 最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审计组长在起 草审计报告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 在目标上,绩效审计报告强调实 现审计成果效能的最大化,努力提高 成果使用者的满意度,力求从根本上 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提高,推动有 关制度规定的出台,乃至对全局性的 方针政策的制定落实产生重要影响。 在内容上,绩效审计报告应突出 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和社会 效益的综合分析,揭露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效益滑坡、效能衰退、效率低下的 问题,着力从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层面 上深入挖掘问题成因,提出整改措施, 落实具体责任,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 门反映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和部门 加强整改。 在格式上,绩效审计报告一般应 包括内容摘要、被审计事项的背景、审 计实施情况、审计评价意见或结论、审 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 见、建议和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等 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绩效审计项目, 采取不同的格式:一是以传统审计为 主的项目中要反映绩效评价内容的, 绩效审计的结果作为审计报告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在以绩效评价为 重点的传统审计项目中,绩效审计的 结果可以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单独表 达;三是在独立的绩效审计项目中,应 采取单独的绩效审计报告格式。根据 审计范围的不同,单纯的绩效审计项 目的报告形式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对 重点绩效审计项目可提交单项审计报 告,二是对于若干单位部门中存在的 共性问题的综合绩效审计可提出专项 分析报告。 在对外公开上,绩效审计报告要 适应逐步实现审计结果公告制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