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的宪法责任与制度评价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现代审计与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国家审计的宪法责任和职能本质

      按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被审

      计者属于代理人角色,中国人民的代

      表组织是委托人身份,而审计机关则

      是以第三方的立场接受人民代表组织

      的授权行使监督权。

      从审计本位理论出发,审计的本

      质是批判性的,它通过特定的技术手

      段和工作程序、批判性的职业精神和

      职业态度,去检查、监督被审对象,以

      分清正确与错误。国家审计工作之所

      以能够胜任宪法所赋予的责任,是基

      于下列经济假说:

      (一)代理人经济责任的可认性:

      这一假说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代理人

      所提供的其履行经济责任的工作报告

      未必可信;二是代理人履行责任行为

      的真实性是可以被认识的。

      (二)代理人经济责任的可验性:

      即代理人履行经济责任是可以检验

      的,这是因为代理人履行经济责任的

      过程和结果有法定的记录文件,而且

      审计人员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完成对法

      定记录文件的可靠性调查。

      (三)审计人履行宪法责任的可行

      性:首先是立法支持审计行为;其次,

      审计人用于判断正误的审计标准的客

      观存在;最后,审计人在长期的工作实

      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审计经验并形成了

      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行为准则。

      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制度

      环境中同时必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

      验,而且整个审计理论又是以独立性

      作为基石。我国宪法所赋予的审计责

      任在目前的体制中,要符合标准的履

      行,其宪法责任、实现《审计法》的宗旨

      要求只能建立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而

      非理论假说的结论。

      二、国家审计职能履行的实际状态

      国家审计在其履行宪法责任的过程中,暴露了很多体制和制度性的弊端。主要见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家审计的权威性面临利益

      集团的软性抵触。从这几年国家审计

      署公布的审计报告中所披露的大量存

      在的问题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处理结果

      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很多政府

      部门和垄断企业并不认同审计结果。

      国家电力公司是此次被暴露出来问题

      最严重的部门,他们的相关负责人在

      回应审计署的报告时使用了下列措

      词:“在全体员工紧张工作应对电力

      短缺的多事之秋,国家审计署披露此

      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电公司员工

      的士气。”这位负责人甚至含蓄地指

      责审计署不该向媒体透露此事。更有

      甚者,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重要堤防

      隐蔽工程建设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向媒体表

      示,披露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审计部

      门是为了“表功”。此外,中国工商银

      行上海分行等单位也对国家审计署

      的审计结果表示“质疑”。为什么国家

      审计在法律授权内履行其核查责任

      不被审计客体接受还颇有质疑呢?为

      什么审计客体面对审计事实敢于避

      实就虚的发表感言呢?为什么那么多

      人为审计部门担心呢?惟一令人信服

      的原因就是国家审计权威性的缺乏。

      而国家审计权威性的缺乏又根源于体

      制的错位。

      (二)国家审计的独立立场实质性

      缺损。作为宪法子法的《审计法》第5

      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

      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实际工

      作中,由于体制上的隶属关系以及一

      元化的制度安排,审计人员在履行其

      宪法责任时往往遭遇来自同级党政部

      门的体制隶属关系上的组织干预,这

      种组织干预在实际制度层面源于历史

      必然。正是这种体制上的隶属关系以

      及一元化的刚性制度安排,抽走了国家审计应有的独立性灵魂,驾空了国

      家审计的宪法权威。反映在现实中,每

      当审计工作涉及到地方和部门利益

      时,这种来自组织的干预力度会成倍

      增大,使进行中的审计程序难以为

      继。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不能依法进

      行正常处理,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行使宪法权力必然虚置。

      (三)审计的执法效果难以符合宪

      法要求。由于国家审计独立性实质的

      缺损和法律权威性面临利益集团抵触

      的双重消解,仅仅逻辑性地体现在国

      家审计的效果必然难以符合宪法要

      求。首先是审计的执法效果无法扼制

      违法活动的规模。这几年公布的审计

      报告所揭露的违法违纪案件以及违法

      违纪金额可以提供充分证据;其次,对

      违法违纪活动,特别是组织违法违纪

      活动难以形成应有的执法威慑,而且

      呈现随着政府组织级别提高执法威慑

      力逐步减弱的趋势;最后,审计的执法

      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对国家审计履行宪

      法责任的期望,从体现民意的网络到

      学术界研究结果,无不对国家审计改

      造宪法责任的行动高度称赞,对国家

      审计的执法效果表示遗憾。

      三、职能履行的实际状态的分析:体制错置与制度束缚

      我国体制错置与制度约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体制错置。按宪法规则,

      我国国家审计组织本应向立宪机构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