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审计的概念界定 据统计,国内外学者有关绩效审计概念的提法有十几种。国外学者提出过业务审计(operational audit)、业绩或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管理业绩审计(management per-formance audit)、货币价值审计(value-for-money audit or value for money auditing)、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效率审计(efficiency audit)、效果性审计(effectiveness audit)、制度审计(system audit)、经营审计(operational auditing)、3E审计(economy?熏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 auditing)等,国内的学者还提出过管理效益审计、经营管理审计、社会效益审计、经济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这些概念的涌现对启发人们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多的称谓容易导致人们在理解上的混乱。我国学者大多都将政府审计机关从事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绩效审计”,把对企业进行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经济效益审计”或“效益审计”,而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从事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 本文主张,无论哪类审计主体,只要其从事的审计业务属非财务审计、均可统称为“绩效审计”。在借鉴各家之言的基础上本文将绩效审计定义为:专门的审计机构接受财产所有者的授权或委托,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选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核检查,并做出独立、客观、系统地评价,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二、绩效审计产生的动因 绩效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仍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一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二是多层次管理经营的分权制。由前者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是外部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由后者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则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并且随着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扩展而有所发展。随着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加强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审计人员仅评价被审计单位所负的财务责任已不能满足委托者的需要,还必须审查和评价对所委托的经济资源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绩效审计应运而生,它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对于绩效审计的产生具体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公共部门和政府机关的公用开支不断增加,有限的经济资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需要,使人们对政府部门支出的效益越来越关注;二是所有者(包括企业所有者,也包括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对所投入的经济资源管理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开始要求取之于民的必须用之于民,关心所取使用的合规性;三是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与管理学科开始融合,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做了技术准备。 三、绩效审计的内容 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经济性审计。经济性审计指评价被审计单位资源的占用和耗费是否节约和经济,考虑在哪些环节出现了浪费资源或不经济的现象。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做到了量入为出,发挥资金的可支配效率,低投入高产出。 2.效率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是指对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审查,其审查内容主要是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查明低效率的原因。最终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结构设置的合理性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寻求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办法和措施,具体包括:管理效率、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等三个方面。 3.效果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指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的审查即审计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获得了理想的效益,即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利用资源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绩效审计的标准 在整个绩效审计过程中,绩效审计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非、绩效高低的标准和尺度,是据以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依据。对财政财务审计来说,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审计标准,各国的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也都日趋完善;但是绩效审计标准的制定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在绩效审计中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适合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而是需要根据每个组织、计划、项目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具体执行过程中标准不统一,不具有可比性。 审计机构和人员在接受绩效审计委托之前,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审计标准,并征得被审计单位的同意。制定绩效审计标准时应遵循下列原则:应有利于规范和引导经济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使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应适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应立足于效果的考核;应确立便于操作的标准体系;应注意社会性、公众性、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