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部门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应遵循的原则

      1.三要素的原则。三要素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的支出取得合理质量的资源;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必须首先遵循三要素的原则,即在审计中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在政府采购审计方面,就要检查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政府采购招投标、合同以及采购项目控制程序确定的供应商,其商品是否符合最低的种类、单位报价费用,有无虚报、高报价格的现象等;政府采购的供应商们是否具有完备的产品储备,能否随时满足单位的需要,售后服务是否完善,维护、管理和资源支持系统是否有效率等;政府采购是否真正解决了单位的实际问题,是否真正防范了采购环节腐败现象的发生等。

      2.部分和重点的原则。由于审计资源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全面开展预算执行的效益审计工作。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只是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某些项目和单位或某些部分和方面进行效益审计。因此在预算执行审计时,确定审计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内容成为开展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确定审计目标的前提。比如,2003年国家强化了对政府资产的管理,规划、探索政府资产管理的新路子,成为部门预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就可以将政府部门资产的管理作为效益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摸清政府部门资产家底,调查、分析政府资产使用效益和效率入手,实现政府资产实物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3.分析和评价的原则。效益审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没有现成的审计准则可以遵循,审计报告和结论也没有强制性,分析和评价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手段。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分析的方法,是效益审计中用来了解状况,发现问题,考察后果,分析原因,评价责任,找出解决问题途径的主要方法。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单位、项目和责任人进行客观的评价,也是效益审计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题目一定要紧跟上预算改革的进程。近几年来中央部门预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中央财政预算资金的效益性,如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资产管理等,中央部门的效益审计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因此,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要对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进程予以高度关注,用效益审计的方法来分析部门在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财政体制改革措施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功。

      2.要注意运用好现代分析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应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等项现代分析技术。效益审计与传统审计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在于,都是搜集某一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事项的事实和数据,与既定的标准相比较,得出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然后将结论传递给有关方面的一个系统的过程。与传统审计不同的是,效益审计没有严格的审计准则可供遵循,它吸收了管理咨询中专业分析的合理成分,同时,严格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报告的技术要求。因此,效益审计的过程,除运用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要运用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而中央部门的统计系统一般是比较健全的,统计数据是比较完整的,审计人员应该充分运用中央部门的统计信息数据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还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功能。

      3.在中央部门开展效益审计,要对审计证据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财务审计的证据可以通过遵循公认的准则,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和评价,而效益审计则不同,由于方法的灵活性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同时又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使得效益审计证据的收集渠道多种多样。另一方面,中央部门的审计往往层次较高,涉及金额较大,影响力较广,各种关系复杂,一些中央部门往往不太愿意认可审计的结论,尤其是缺乏充分证明力的审计结论,为避免日后翻账,审计证据尤为重要。因此,在对中央部门的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采取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增大调查的样本量的方法,以增加对总体推断的准确性。同时,应充分征求中央部门的意见,对其提出的不同意见要以充分的、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来说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