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神根,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在实现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促进国家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解决得不好,就可能迟滞社会的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面对。本文对50多年来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06)—02—0023—08

      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显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产业分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第一产业中劳动力的比重快速下降,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者比重明显上升,是一种共同的发展趋势。

      但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与社会总产值的部门构成之间,并不总是保持简单的一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会受到国家选择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作的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把农业部门所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就业,同时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促进“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①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对工业化进程中, 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予以高度重视。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利,既有改革开放前的相对停滞,也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快速发展,直到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也只有40%多一点,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10到20个百分点,中国仍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多年来形成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概括起来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就地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主要是向乡镇企业转移;二是进城打工就业;三是向城镇迁移成为市民等等。

      近些年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这一方面作出了一些重要决策。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进行回顾,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必要的。

      一、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行严格的控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以户籍制度为骨架的严格的城乡隔离制度,控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农业生产强调“以粮为纲”,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新中国一成立,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全国解放前夕城市失业人员达400万人,相当于1949年底在业职工人数的一半。 农村破产的农民有几千万人。③ 虽然农村完成了土改,城市恢复和发展了经济,“一五”计划末期国家暂时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就业问题,但也遗留了很多问题。

      实现工业化,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一五”计划正式开始的。随着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展开,本来希望“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国家各方面建设的发展,将要从农村吸收整批的劳动力”④,然而工业化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却很不理想。

      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基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党和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然而,新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起点是很低的。1949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50美元,中国现代产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85%以上⑤。

      在这样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必然要求采取非常的措施和手段,为重工业的发展筹集资金。一方面国家像苏联一样通过低价方式从农业转移经济剩余,同时对农业课以轻税。另一方面在工业得到高额垄断利润后,以利润上缴的方式转化为国家的财政资金,国家再以这些财政资金进一步推进重工业的发展。国家在由农村向工业和城市大量“输血”的同时,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以户籍制度为骨架的城乡隔离制度,以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进一步强化了业已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

      这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大跃进”对城乡人口控制的冲击。三年“大跃进”期间共招收职工2500多万,其中来自农村的有1430万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工业和城镇转移。由于大量从农村招工和大量职工家属进城,这一方面削弱了农业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加重了国家的商品粮供应负担。农业形势急剧恶化,粮食库存急剧下降,出现了全国城乡的危机。最后,国家不得不下决心精简城市人口。1961年1月开始到1963年6月,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共精简职工1940万人,其中回乡务农的达1300万人之多⑥。

      据测算,1979年以前的29年,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发展资金约为4500亿元⑦。这种向工业倾斜的政策,在当时有它的合理性,从全局来看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70年代末,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较早地达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跃升。在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占70%,工业产值占30%,到1978年这个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有70%是由工业提供的。中国的产业结构接近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国家。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