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历史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先俊,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胡倩燕,硕士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 241000)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内容提要:

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核心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一核心,在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为我们今天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6)02-0030-08

      所谓执政基础,总体上是指党赖以执政的支持系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求得本阶级与其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同。对党如何巩固执政基础进行历史考察,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以充分发挥党史和国史社会功能,也是党史和国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建国初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刚刚成为执政党,中国社会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转型阶段,党在巩固执政基础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和艰巨的任务。实践证明,党在这一时期的所作所为是成功的,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任务异常艰巨,当时在对实际情况有了准确认识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作出努力。

      (一)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巩固执政基础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自身,能否有效地巩固执政基础,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为此党根据建国初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整风整党运动、打击贪污腐败、教育党员干部、整顿基层组织等一系列整党建党活动。

      首先,重视思想建党,结合整风整党,刹住腐败风。针对建国后党内出现的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贪污腐化等严重问题,中央决定于1950年夏、秋、冬三季在全党全军开展一次整风运动。1950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全党全军进行大规模整风运动的指示》,随后召开的七届三中全会又对整风作了具体部署。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指出此次整风的任务是:“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1] 整风的方法是自上而下逐级召开干部整风会议,成立整风训练班,认真学习文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思想上、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以提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2] 这次整风到1950年底基本结束,通过整风不仅改变了全体党员的思想和作风,也使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党的基层组织中存在的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等问题逐渐暴露。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决定从1951年下半年起,用三年时间有计划地进行一次整党运动。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强调此次整党运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对所有党员进行一次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从思想上继续提高那些好的党员,教育和改造那些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2] (p.90)尽管在整党过程中出现过偏差,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整党,为革命胜利后的执政党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使党经受住了胜利和执政的考验。1951年9月,东北地区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揭露出一些干部有严重的贪污问题。对此,1951年12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三反”运动开始后,中央又接连发出了《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相结合进行的指示》和《关于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的指示》,将“三反”运动与整党结合,使“三反”运动成为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严格考验和对党组织一次实际有效的整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教育、发展党员,审查、培养干部,健全基层党组织,提高组织战斗力。为了解决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某种程度的不纯问题,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曾发出“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号召,认真讨论并制定了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强调要普遍进行一次关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关于发展新党员的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决定老区党组织目前以整顿为重点,停止发展;在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的新区和工厂、矿山、企业、机关以及专科以上学校,应有领导有计划地本着慎重的方针吸收一部分新党员,同时严防各种坏分子钻进党内。[3] 按照决议要求,到1954年底,全国共接收新党员282万人,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为适应主要任务的转变,确保“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3年9月,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了党的组织工作在过渡时期的任务:动员全党从组织上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党的战斗力。[2] (p.95)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一是加强干部管理,为此1953年1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正式提出改变原有干部管理方法,实行党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新体制。二是加强干部的审查和教育。1953年11月和12月,中央分别发出《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并加强了党校工作,轮训党的各级干部。

      最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核心与归宿。为防止执政后可能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前文所述的整风整党,都起到了改善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作用。除此以外,中央还特别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1950年4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把党的工作置于广大群众和舆论的批评与监督之下,促使党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思想和作风。二是重视群众来信。1951年5月,毛泽东在《转发中央办公厅和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4] 三是建立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1952年8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加强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的指示》,在全国推广建立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设置人民意见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