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战前国民党地方党部的边缘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巨澜,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淮阴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江苏 淮安 223001)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在国民党1927年后确立的训政体制中,以党政平行作为地方党政关系原则,结果导致抗战前地方党部的边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设计和政治理念,党员素质低和党部自身缺陷也是重要因素。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党的吸引力和引导力下降,党的形象和权威受到损毁,并极大地影响了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建构。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9(2006)02-0072-06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党政权,1927年后国民党确立“党治”体制,对全国实行一党专制统治。按照国民党的组织规程,地方党部主要指中央和省之下的县级党部,其下还有区党部和区分部,区分部为最基层组织,分别与县、区、乡等行政区划相对应。以县党部为代表的地方党部理当在国民党地方统治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地方党部非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边缘化。江苏是南京政府所在地,国民党势力强大。本文将通过对抗战前江苏省国民党地方党部组织形态、党员构成、工作职责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这一边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后果。

      以县党部为代表的国民党地方党部边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其一,地方党部组织不健全,稳定程度较低。

      直到抗战爆发,国民党并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起地方组织系统,而为数不多的地方党部亦处于不稳定状态中。据统计,1932年底,全国有6个市和348个县建立了地方党部,其中仅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7省就占据了5市、330县,94%。而当时全国共有1890个县,建立起地方党部的县份尚不足20%[1] (p.140)。从稳定程度来看,许多地方党部始终处于指导或整理状态,边远省份姑且不论,即便是在南京政府统治的核心区——江苏省,也是如此。表1是1936年7月,江苏省的地方党部组织概况:

      表1 江苏省县级党部类别一览表(1936年7月31日)

      类别

      县执监县党务整理直属县区 县党务直属县区 县保管员

      委员会委员会

      执监委员会特派员党务特派员

      数量 26 7619 1 1

       存在部分问

      党员数量太存在问题太存在问题太问题极严重,

      概况健全 题,须整理

      少,无法成立 多,由中央派 多,由中央派 停止工作,派

       党部 员整理员整理专人保管

      资料来源:《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务概况统计表》,江苏省党部总务科统计组制。镇江市档案馆藏。

      表中反映出,截至1936年7月底,江苏的60个县中,健全的县党部只有26个,占43.3%,还不足一半。其余则存在各式问题,或党员数量太少,无法满足成立党部的最低要求;或是内部派系斗争,纠纷严重;或是党政冲突。而对于任何政党来说,只有具备健全、稳定的组织系统,才能充分拥有并发挥力量。而抗战前的国民党地方党部,数量少兼不稳定,当然很难居于中心地位,边缘化是其必然趋势。

      其二,党员人数少,缺乏代表性。

      这一时期国民党的党员数量也比较少,且构成单一,缺乏代表性。国民党党员数量的急剧变化出现于1927—1928年间。为了建立一党专制政权,南京政府成立后,进行了一场声势凶猛的清党运动,之后举办重新登记,对党员进行甄别审查。如江苏省有2万余人参加登记,被各县所否决即有4千余人,再经省党部复查,又有3323人被否决,合格通过获得颁发党证者只有11976人[2]。结果全国的普通党员数量从1927年初的43万余名降至1928年的25万人。其后,党员人数开始缓慢回升,1934年底,全国党员人数达44万人,恢复到8年前的水平。1936年底,党员数为47万余人[3]。其中,江苏的党员数为14205人,预备党员2044人,合计16249人[4]。当时全省人口为3600万人,平均2200人中有1名党员。川沙县的党员人数最少,连6名预备党员在内仅有53人。仅从党员数量上即可看出国民党力量之薄弱。

      而且,党员构成不合理,缺乏代表性。1933年的一项统计调查即可说明:

      表2 江苏省国民党党员职业统计表(1933年)

      职业农业工业商业党务教员学生军警政界自由闲居总计

      人数1803200 140412583705303 4631773457 121912585

      比率

      14.3% 1.6%11.2%

      10% 29.4%

      2.4%

      3.7% 14.1%

      3.6%

      9.7%

      100%

      资料来源:赵如珩编《江苏省鉴》(一),1935年,第169—174页。

      可以看出,青年学生、工人、军警及自由职业者中党员数量明显偏低,业农者比例虽高,可并非是指普通农民。教员的比例最高,但决非教育界特别认同国民党,更多是一种现实的谋职考虑,因为党部对教育插手较多,推行“党化教育”,故教师入党的比例相对其他职业为高;“闲居”一项,其比例竟达9.7%,超过工业、学生、军警与自由职业,位居第六,很能说明国民党政权性质的变化;政界中党员比率虽居第三位,但绝对人数并不多。党员人数少,且缺乏代表性,不仅说明国民党党治基础之薄弱,也直接影响着地方党部的地位。

      其三,职责空泛,作用虚化。

      按照国民党的政治设计,县党部在国民党组织系列中位置十分重要。对上承接中央与省两级党部的指示与命令,对下负有指挥与指导区党部、区分部的责任,被视作整个党务的基础。“本党基础,是建筑在下级党部上面,所以本党一切实际工作的进展,全靠县党部的完全与努力。”[5] 但在实际生活中,地方党部却是职责空泛,作用虚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