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宋民间慈善活动的研究,学界的相关成果并不多见。仅有的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家族义庄方面、一般性慈善活动方面以及一些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局部慈善活动上。① 根据笔者的研究,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慈善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期,民间慈善活动在诸如赈饥救荒、济贫恤穷、扶弱解困、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十分活跃。究其原因,与两宋时期民间社会的发育有关。伴随着两宋时期民间社会的逐步发育,以地缘为纽带的社区慈善活动也日趋活跃,由此构成了两宋民间慈善活动的空间结构。 一、乡村与城市:社区的两种类型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最早对社区概念进行定义的是美国社会学者帕克(Rorber E.Park),他认为:“社区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它有一群按地域组织起来的人群;(2)这些人口程度不同地深深扎根在他们所生息的那块土地上;(3)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② 而道特森(Dotson)“从社会学角度把社区定义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地域单元”。③ 简而言之,社会学所谓的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④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的社区,与一般行政区不同。按照社区的历史演化轨迹来区分,社区可分为流动型社区、固定型社区、永久性社区三种类型;按社区所发挥的功能又可将社区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等不同类型;按社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分,又可分为山地社区、丘陵社区、平原社区、滨海社区等数种类型。社区最基本的要素是社区结构、功能、人口、组织程度等。迄今为止的两大类型是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乡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人们所组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社区形式。乡村社区具有人口密度低、经济活动简单、商品交换水平较低、社会结构简单、居民的阶层分化程度较低、居民的传统观念较浓厚、社会文化变迁速度较慢等特点。其中,在人际关系上与城市社区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是“熟人”的社会。 城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社会活动的居民所组成的集中度很高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具有人口集中、密度大,经济活动复杂、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结构复杂、社会流动大,居民的传统观念较淡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生活节奏快、社会文化变迁速度快等特点。其中,在人际关系上与乡村社区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是“陌生人”的社会。 如上所述,所谓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人们因为存在类似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而彼此认同。就宋朝的情况而言,浓厚的乡土意识就是社区认同的具体体现,其中,乡村的乡土观念明显强于城市,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般而言,宋人对于社区慈善对象的区分可分为三类:一是以乡相称的,如乡人、乡党、乡里、乡邻、乡闾等;二是以里、闾相称的,如里人、里巷、闾里、闾巷等;三是以邻相称的,如邻里。其中,以乡相称的一般情况下指乡村;以里、闾相称的一般情况下指城镇;以邻相称的则较为中性,城乡均可有所指。 以乡相称的最为常见,如陈髦,“好善乐施,每岁发廪济贫,随其自斛,不计偿贷。间有偿者,必置一木锭于原斛中而量之,示不全取意。乡民感其德,为里扁曰:“惠施”。⑤ 朱跸,“乡党急难,无亲疏,身任其事”。⑥ 刘夔,“不治财产,所收私田有余谷,则以振救乡里贫人”。⑦ 詹渊,“其于乡邻之谊,尤致其笃,岁小不登,辄出藏粟下其估以惠困穷;它有缓急,尽力赴之”。⑧ 钟世明,“乡闾贫乏者给粟赈之,时多其惠”。⑨ 以上诸例均指乡村。黄虎,“恤乡邻如家人:里之孤贫者,嫁娶之如子女;凶年饥岁,以赈以贷;泥涂断港,必甃必梁。故邑无流殍,而行者不病涉。此公之处乡也”。⑩ 此例凡涉及乡邻、里、邑、乡等概念,所指不明确,但通观全文,仍应指乡村。 以里相称的较以乡相称的要少一些,但也较为常见,如俞澂,尝兴义田、义学,好施予,“里人德之”。(11) 陈光庭,“创东西二仓,节己口腹,聚谷于中,令里人以物质谷,不取其息。春畊则纳质以取谷,秋敛则纳谷以取质,民感德之。又捐田八十亩以其谷置义冢,收遗骸,及资贫不能婚嫁、病不能医者”。(12) 此二例所指似为乡村。孙成象,置第广陵郡城南,“轻财乐施,教子有方,里人以为长者”。(13) 胡弈脩,居杭州,“平居盛冬雨雪,里巷间告饥,则必计供家外,尽散以给之,所活前后无虑万人”。(14) 谭仁显,居成都,以医为事。“手持数珠,常诵佛经于闾巷聚落中。治病所得钱帛,随即分授于贫者,竟以不言,但行阴施默益之道”。(15) 以上三例指城镇较明确。 以邻相称的往往城乡均可有所指,如徐文献,居义乌,“质厚惇饬,以严见惮于里中。治家训子,咸有节法。……比邻竞者平之,病者药之,负责(债)不能偿者已之。天大寒,视并舍茕独困殍,日赋之食,至于春乃罢,率以为常”。(16) 杨泰之,“知富顺监。去官,以禄廪数千缗予邻里,以千缗为义庄”。(17) 此两例均指城镇。郑某,“遇宗族乡党甚信且厚。居长兴时,有宅一区、田一顷,在归安之琏市,仅足了伏腊,即徙焉,捐其先居之产悉以与族人。其后赀稍裕,葬族党亲故者十数舆。隆寒苦雪,闾里之不能衣食者,持薪米缯絮往周之”。(18) 此例虽提到闾里,但开篇即提到乡党,似指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