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古今汉语的平比句在语序类型、句式结构、比较词等方面都不相同。关于汉语平比句的历史演变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就我们所见,主要有三篇。太田辰夫(1987)、贝罗贝(1989)对汉语平比句的古今变化作了简单的概括,指出了平比句变化的事实,但没有对变化过程的具体描写。魏培泉(2001)考察了中古汉语时期的平比句,重点讨论了中古汉语时期新兴的平比句式。文章讨论的范围限于中古时期,对中古以后汉语平比句的发展没有触及。唐宋时期平比句类型比较复杂,既有上古汉语里就有的句式,也有中古汉语时期才产生的句式,现代汉语用的框式平比句式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本文将通过对这一时期平比句系统的考察、分析,探讨汉语平比句演变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比较句”除了语义表示“比较”外,还有形式上的要求。完整的比较句应有比较主体、基准、比较词、结果项四个参项。比较主体是被比的对象,基准是用来作比较标准的对象,比较词是引介基准的词,结果项是表示比较结果的部分,如“我和他一样高”中,“我”是比较主体,“他”是基准,“和”是比较词,“高”是结果项,唐宋以后汉语平比句常常用“一般”这样的助词和比较词构成框式结构,“一般”位于结果项前,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一定要使用“比较词…助词”的框式结构,助词用“一样”。实际运用中,比较主体的作用类似话题,常常被省略,而基准、比较词、结果项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省略。汉语比较句的语序有两种类型:“比较主体+比较词+基准+结果项”型和“比较主体+结果项+比较词+基准”型。我们把前者称为Ⅰ型,后者称为Ⅱ型。 文中其他术语说明:名词性成分,指名词、代词或以名词为核心的结构,文中有时用NP代替;动词性成分,指动词或以动词为核心的结构,包括动词、动词并列结构、状动结构、动补结构、动宾结构以及主谓结构作谓语的情况等,文中有时用VP代替;形容词性成分,指形容词或以形容词为核心的结构,包括形容词、形容词并列结构、形容词带副词、形容词带补语等,文中有时用AP代替。 §1 唐宋时期的平比句系统 1.1 比较词由“像似”义动词虚化而来的平比句 这类比较词主要有“如、似”,还有“若”,“若”在先秦两汉时用得较多,到唐宋时期已很少使用了,而且用法与“如、似”相同,因此这里我们只讨论“如/似”字句。 1.1.1 “如”字平比句 “如”字句在唐代基本表平比,既有结果项位于基准后的Ⅰ型句,也有结果项位于基准前的Ⅱ型句,《全唐诗》中Ⅱ型句435例,Ⅰ型句76例,Ⅱ型平比句的用例是Ⅰ型句的6倍。下面3例中,例(1)是Ⅰ型句,例(2)是Ⅱ型句,例(3)是Ⅰ型句和Ⅱ型句对文。 (1)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韩偓《送孙泼赴云中》) (2)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锦袷胡儿黑如漆,骑羊上冰如箭疾。(贯休《塞上曲二首》) Ⅱ型句承袭上古汉语的平比句式而来,在唐代它仍是最常用的平比句式。Ⅰ型句据魏培泉(2001)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在魏晋时期还很少,常见于结果项是形容词“大”的句子中。在唐代很多形容词都可以出现在Ⅰ型句中了。据我们考察仅《全唐诗》中就有44个形容词,都是很常用的形容词,如:好、深、明、长、白、平、贫、甜、远、红、瘦等,不过都是单音形容词,未见双音形容词作Ⅰ型句的结果项的用例。而同时期的Ⅱ型句有双音形容词作结果项的用例,如: (4)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橘》) (5)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Ⅰ型句和Ⅱ型句的另一个不同是,Ⅰ型句有否定句式“比较主体+不+如+基准+结果项”,而Ⅱ型句则没有相应的否定句式。例句如: (6)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刘禹锡《视刀环歌》) (7)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崔涂《初识梅花》) (8)麻姑井边一株杏,花开不如古时红。(陈陶《古意》) 说“比较主体+不+如+基准+结果项”是“比较主体+如+基准+结果项”的否定式,是仅从形式上说,两者有对应关系。并不是说否定式是在肯定式上加否定词·而来。实际上否定式的出现时间比肯定式早,在先秦文献中就能看到“比较主体+不+如+基准+结果项”的用例,下例引自贝罗贝(1989): (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 而“比较主体+如+基准+结果项”的用例到东汉时才出现。下例引自魏培泉(2001): (10)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九,如鸡子黄许大。(东汉张机《伤寒论》) 这两种句式都是由于先秦时的“X+(不)+如+Y+之+形容词”式中表自指的名词化标记“之”脱落而产生的,魏培泉(2001)、谢仁友(2003)对此有很详细的描写分析,谢仁友(2003)并指出表白指的名词化标记“之”的消失从先秦时开始,西汉加剧,首先从否定式开始,再扩展到肯定式。 Ⅱ型“如”字句在《全唐诗》中有一些与“于”字差比句对举。这些“如”字句既可理解为平比句也可理解为差比句。如: (11)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元稹《寺院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