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见Vt”结构中的“见”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小琴,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俞理明,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古代语言文学(语言)”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 成都 610064)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见Vt”中“见”的词性展开分析。这个“见”字,先是出现于被动句,后来也出现于主动句。对于它在主动句中的词性与功能,历来众说纷纭,代表性的看法是“见”具指代意义。但从历时发展来看,这里的“见”是具有动作指向范围的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指向某个受事对象。“见”本身并不表谦敬,它的谦敬义是由它所修饰的动词带来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副词  谦敬 

字号:

      “见”常放在及物动词前,构成“见Vt”结构。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种结构中的“见”进行了讨论。

      “见Vt”结构先是出现于被动句,初见于先秦文献,如《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对“R见 Vt”中“见”的认识语言学界比较一致,即主语是受事,“见”是助动词,表示被动。如果施事出现,多用介词“于”引出。

      “见Vt”结构东汉以后又出现在主动句中,“A见Vt”中的“见”仍置于及物动词前,但主语不是受事,而是施事,受事多不出现。这里的“见”不表被动,这是语言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的。但这里的“见”到底是什么性质?却是见仁见智。代表性的观点有:“词头”说,“助词”说,“代词”说,“指代性副词”说。(注:白兆麟先生(1998)对“A见Vt”中“见”的研究情况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对于“见”是“词头”、“助词”的说法,白先生均持否定态度,笔者同意白先生的意见,此不赘言。)现在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见”是一个具有指代功能的副词。

      说“见”有指代作用,实际上是部分地肯定了“见”的代词功能,有些学者干脆就认为“见”可以“称代自己”或相当于“我”(参《汉语大词典》)。但“A见Vt”中的“见”在语义语法上和代词有很大的差异。“见”在句中并不完全表示“自己”或“我”的意思,试看一组例子:

      (1)(闵王)使使者加金百镒,往聘迎之。父母警惶,欲洗沐,加衣裳。女曰:“如是见王,则变容更服,不见识也,请死不往。”于是如故随使者。(汉刘向《列女传·齐宿瘤女》)

      (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3)有懒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唐刘禹锡《有獭吟》)

      (4)惟足下不遗,以朋友之心见存,不胜幸甚!(宋王安石《谢张学士书》)

      以上“见”后动词的受事对象为第一人称,即说话人自己。

      (5)(王)浚及纲纪疑辄召万兵,欲先上,须报。攀曰:“官家虽欲伐吴,疑者尚多,卒闻召万兵,必不见听。”(《华阳国志·后贤志》)

      (6)初,豫章王有盛宠,世祖在东宫,崇祖不自附结,及破虏,诏使还朝,(太祖)与共密议。世祖疑之,曲加礼待,酒后谓崇祖曰:“世间流言,我已豁诸怀抱,自今以后,富贵见付也。”(《南齐书·垣崇祖传》)

      (7)初一人来云:“戴君见召!”虬问:“戴为谁?”(唐戴孚《广异记·裴虬》)

      (8)行者又笑道:“陛下,你见我撤杯,疑有见怪之意,非也。”(《西游记》第七十回)

      以上“见”后动词的受事对象为第二人称,即对话人。

      (9)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汉王充《论衡·知实》,见信,即相信论事者)

      (10)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晋刘琨《扶风歌》,不见明,不了解李陵)

      (11)又三年,小儿容貌甚美,贵妃曾屡顾之,复恐人见夺,因不令出,别安于小室。(《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六“虢国夫人”引《大唐奇事》,见夺即夺小儿)

      (12)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平阳公主家。……歌舞向来人不贵,一旦逢君感君意。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唐王翰《飞燕篇》,见赏,赏识姊妹俩;不见忘,不忘记姊妹俩)

      以上“见”后动词的受事对象为第三人称。

      (13)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汉书·刘向传》,咸见发掘,即咸发掘骊山之墓)

      (14)(太史)慈既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 (《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不复见理,即不再审理州家的表章)

      (15)中途偶良朋,问我将何行。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唐李白《邺中赠王大》,见明,犹明此心)

      (16)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宋王安石《石付花》之二,见赏,即赏石竹花)

      以上“见”后受事对象不表人,而表示事物。

      例(1)~(16)各句“A见Vt”结构中动词后都没有出现受事宾语,但是,在有些句子中,受事是出现的,它们出现在主语位置上,如例(3)、(8)、(10)、(15)等,而“见Vt”则充当句于主干成分的上位成分。也有些句中,受事出现在上下文(多是靠近的一句话)的某个地方,如(2)、(5)、(9)、(11)、(12)、(13)、(14)等。从以上例证来看,我们认为“A见Vt”中的“见”不指代动词的受事对象,理由如下:

      首先,从语序变换的角度看,由于代词组词能力的灵活性,在古汉语中,凡充当前置宾语的代词,后来大都可以和动词谓语调换位置而保持句意不变。比较《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和《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两句中“不己知”和“不知已”,宾语代词“己”不论在谓语动词前还是后,都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可是没有“见”在谓语动词后作宾语的例证,也就是说,“见”不具备代词宾语前置的特点。

      而且,汉语的宾语前置是秦汉以前的语法规则,并有一定的限制,大多用于疑问代词作宾语的疑问句或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句中,而“见”出现在动词前不受这两个条件的限制。并且,“见”的所谓指代用法,是在汉代以后才出现的,这时宾语前置规则已经不起作用,所以认为“见”有代词性不符合当时的语法系统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