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倒置的生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永忠,云南财贸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语言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讨动宾倒置的生成条件和生成原因。动宾倒置的生成条件涉及韵律构词法、语义搭配。文章在对韵律构词法、回环构词理论和联体记忆模式进行批评之后,对动宾倒置的韵律结构进行了描写,进一步归纳出动宾倒置的韵律结构类型,并从语义角度提出,动宾倒置的语义生成条件是动词对其前后名词的可统摄—修饰性,即动词辖域原则,进而从根本上回答动宾倒置的生成机制、生成条件、生成原因等问题。本文认为,动宾倒置的生成原因在于动词具有很强的统摄能力,为了消除歧义或避免生成不合格的复合词,必须将宾语移动至动词前,与动词合并而成Spec/VP,然后再与中心名词合并而成NP,从而形成动宾倒置。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字号:

      动宾倒置,即宾语移至动词前面,形成[O+V]结构,如“货运”、“水利”等。近年来,学术界对含有动宾结构的名词短语的语义关系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该结构中的动词性成分与名词性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论旨角色关系,复合词通过论元结构变形生成(顾阳、沈阳2001),任何与题元角色有关的主要题元角色都可以作为复合词的中心语或定语的组成部分(石定栩2003),复合词的词序变动受制于音系 (Lu and Duanmu 1991,Duanmu 1997)。冯胜利(1996、1998、2004)运用韵律构词法,何元建(2004)运用回环理论分析了复合词的构成方式。王洪君(2001)讨论了音节单双、音节展敛与语法结构的类型、成分次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然而,动宾倒置在韵律、语义层面究竟有何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又是因何而产生,动宾倒置的成因为何,却很少有人论及。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以上问题展开探讨,借以归纳出这一类名词的生成规则。

      1 动宾倒置的韵律限制

      冯胜利(2004)认为,只有用于名词前不能倒置。例如:

      (1)a.修车铺加油站理发店售票员写字台

      (1)b.*车修铺

      *油加站

      *发理店

      *票售员

      *字写台

      假如我们将上述结构中任何一个成分改成双音节,这类结构能否成立,又能否倒置呢?

      (2)a.*?修汽车铺 *加汽油站 *理头发店 *售车票员 *写文字台

      (2)b.*?修理车铺 *添加油站 *理剪发店 *售卖票员 *书写字台

      (2)c.*?修车店铺 *加油站台 *理发商店 *售票员工 *写字台子

      (2)d.*?汽车修铺 *汽油加站 *头发理店 *车票售员 *文字写台

      例(2)a、例(2)b、例(2)c、例(2)d都不能成立。例(2)c虽然合乎语法,但不合习惯。再如下例:

      (3)a.军马饲养方法 路灯维修电话 文物鉴定委员会 汽车修理厂 毒品走私案

      (3)b.*军马饲方法 *路灯维电话 *文物鉴委员会 *汽车修厂 *毒品走案

      (3)c.*马饲养方法 *灯维修电话 *物鉴定委员会 *车修理厂 *品走私案

      例(3)a可以成立,但例(3)b、例(3)c均不合法。显然,动词(V)的音节数与名词的音节数之间存在选择性匹配,动宾倒置与动词和名词之间的音节数存在关联。才合法。看来动宾倒置要求单音节与单音节匹配,双音节与双音节匹配,因为无论是在语义域还是在认知域上,同韵律模式单位匹配的距离要明显近于异韵律模式单位匹配。音节的匹配限制不仅是标记性的一个标志,而且是对标记性的一种整合行为。(张国宪2004)

      值得注意的是,V的音节数一般为2,其受事宾语的音节数大于或等于V的音节数,作为中心语的名词的音节数则不受限制。这证明,何元建(2004)所谓“只要VO就有OV,O的音节多少不影响OV的生成”这一论断与汉语事实不符。实际上,V的音节数与的音节数之间具有互动机制,即V的音节数为1, 的音节数必须为1;V的音节数为2,的音节数必须等于或大于2。

      动宾倒置的韵律限制可以概括为:

      

      ①(注:“表示”必须为双音节或多音节。)

      ②(注:“”表示动词向名词转换,兼具动词和名词的属性。)

      在实际生活中,很少见到的语言实例,说明这类结构受到严格的句法控制。根据冯胜利(2004),汉语标准韵律词为[1+1],即双音节词为汉语的基本构词音节,为无标记项,而单音节词则具有较高标记性。因此,偶数组合为无标记项,奇数组合为有标记项。多数情况下,只有双音节动词可以充当主语,而单音节动词在无标记句式中不具有此项功能。这表明,双音节动词有向名词一端漂移的强烈倾向。(张国宪2004)漂移的动因就在于双音化的外在形式的变化导致了语义和功能上的变异。动词在由单音节转变为双音节的过程中,不但增加了音节,而且还增加了句法功能和交际功能。前面我们注意到,动词为单音节,前置宾语必然为单音节,动词为双音节,前置宾语同样必然为双音节,反之亦然。“读报纸”可以说,但“报纸读”则不能说;“阅读报纸”可以说,但“阅读报”则不可以说。其原因就在于动词向名词漂移。单、双音节动词在功能上对立是二者典型性差异的折射,因为形式上的原型性与语义和功能上的原型性密切相关。单音节动词属于动词的典型范畴,表述的是一种具体的动作行为,与宾语有一种自然的关联,而双音节动词表述的是一种抽象的动作行为,这种动作行为往往具有边界性,有一个从动作开始到动作结束的完整过程,因此,往往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性概念”而被整体扫描,因而它与宾语的关联并不是原型性关联。(张国宪2004)单、双音节动词的这种动性概念范畴的语义底蕴差异造成二者在句法功能上的不等值,导致单音节动词不具备充当述语兼修饰语的能力,因而难以生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