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是M.A.K.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此后,国内外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文章,内容涉及语法隐喻的性质、类型、功能、体现形式、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其中全面论述语法隐喻研究的成果有 Halliday(1985/1994,1992,1993a,1996,1998a,1998b)、Matthiessen(1988)、Matthiessen & Nesbitt(1996)、 Goatly(1997)、胡壮麟(1996)、朱永生和严世清(1999,2001)等;涉及语法隐喻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有Martin (1992)、Goatly(1993)、Martin(forthcoming)等;涉及语法隐喻与语言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关系的有 Derewianka(1995)、Painter(1993)等;涉及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的有Halliday(1985/1994)、Martin (1992)、Matthiessen(1993,1995a,1995b,1998)、Ravelli(1998a)、朱永生(1994)等;涉及人际隐喻(interper sonal metaphor)的有Butler(1988,1996)、Martin(1992,1995)、Lemke(1998)、Matthiessen(1993)、Thibault (1995)、朱永生(1994)等;涉及语篇隐喻(textual metaphor)的有Martin(1992)、Matthiessen(1992)等;涉及语法隐喻与语域(register)关系的有Goatly(1993)、Ravelli(1985)等;涉及科技语篇语法隐喻的有Halliday (1993b,1997)、Halliday & Martin(1993)、Martin & Veel(1997)、董宏乐(2005)等;涉及艺术语篇语法隐喻的有Ravelli(1998b)等。 尽管语法隐喻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们认为,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至少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对语法隐喻条件的论述不够清楚;二是几乎都把名词化(nominalization)过程看作事物(take process as thing),或者说把以名词体现过程的现象看作是语法隐喻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很少涉及名词化的其他类型;三是对动词化(verbalization)的讨论几乎没有涉及。这些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下面我们从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展开讨论:1)语法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2)名词化的界定与类型;3)动词化的界定与类型;4)名词化隐喻功能与动词化隐喻功能的对比。 2.语法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一个由音系层(phonology)、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话语意义层(discourse semantics)构成的三层次符号系统。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象征和被象征、或者说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具体地说,音系层是词汇语法层的体现(realization),而词汇语法层又是话语意义层的体现。体现方式大致有两种:1)一致式(congruent form),即无标记形式;2)非一致式(incongruent form),即有标记形式。 所谓一致式,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就是通过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circumstantial meaning),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方式,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彼此相同。如: [1a]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so the brakes failed. 这个句子由两个小句组成,其中三个参与者分别由名词词组the driver,the bus和the brakes体现,两个过程分别由动词drove和failed体现,表示速度的环境意义由副词词组too fast体现,表示方向的环境意义由介词词组down the hill体现,表示因果关系的逻辑意义则由连词so体现。 所谓非一致式,就是打破常规,通过用名词体现过程、用名词体现特征等方式,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这种现象就是功能语言学所说的存在于不同语言层次之间的张力(tension)。而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和作用导致了语法隐喻的产生。如: [1b]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1b]是[1a]的非一致式。[1a]中的三个参与者和环境意义都变成了名词词组中的修饰成分,逻辑意义变成了过程本身,而过程却通过名词化的使用变成了参与者。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存在于词汇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之间的这种张力为语法隐喻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而任何语言现象要真正成为语法隐喻,还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