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现代汉语八百词》(1999年修订本)认为“跑了没几步就站住了”、“不一会儿会场就布置好了”中的“没”和“不”分别是表示“数量不足”、“时间不长”的动词和副词;同时又认为“外头来了好几个人”的“好”是“强调多或久”的副词。我们觉得,上述解释并没能真正揭示出这几个词的本质特征。其实,如果把这三个词联系起来考察的话,就可以发现,“没”、“不”、“好”应该归为一类,① 它们都是主观量标记。请比较: (1)A.他考虑了几天答应了。 B.他考虑了没几天答应了。 C.他考虑了好几天答应了。 (2)A.他想了一会儿同意了。 B.他想了不一会儿同意了。 C.他想了好一会儿同意了。 上面三组表示的客观事实基本一致,都是说明从事某种行为所用的时间不太长、较短。但各组的主观情态相差很大:A 组是客观的陈述,对这段时间没作主观评价;B组用了主观减量标记,表示认为这段时间很短;C组用了主观增量标记,表示认为这段时间很长。 我们感兴趣的是:1)究竟在什么语境中,说汉语的人才会使用“没”、“不”、“好”这几个标记词,使用时又有哪些限制和特点;2 )这三个词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和语用效果,认定这些词是主观量标记的理由和依据又有哪些;3 )标记词“没”、“不”、“好”产生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本文将从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角度多侧面地分析这三个标记词。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描写、归纳标记词“没”、“不”和“好”的使用范围和附着对象;然后通过与无标记式的比较,揭示这些标记词的表达功用;进而证明“没”、“不”、“好”的主观量标记的性质;最后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这些标记词的形成动因。 除特别说明以外,下面径直用“没”、“不”、“好”称说这三个主观标记词。为了节省篇幅,本文现当代例句一律只标作者,② 长例句作了适当的删节。 一 标记的分布 1.1 标记范围 作为主观标记,“没”、“不”、“好”都可以标记各类概数词语,但三者在标记范围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总的说来,两个减量标记“没”和“不”的分布总和大致对应于一个增量标记“好”。“没”和“好”的标记范围比较接近,区别在于:“没”不但可以附在概数词“几”的前面,而且还可以附在概数词“两”的前面。例如: (3)一个女人对一个才认识了没两分钟的男人就立刻把自己的一切和盘托出,这也太不稳重了。(王朔) (4)接着没两天又跟我说她的一个朋友要叫她去聚聚,一帮朋友等着要见她,……(王朔) “好”除了用在数词前面,还可以附在不定量词“(一)些”的前面。例如: (5)自那以后,好些日子,看完电视,就自觉躺到沙发上睡了, ……(李国文) (6)列奥纳多取过一支画笔,好一些涂着色的颜料, 内心极度紧张地期待着……(刘心武) 此外,“好”还可以同不定时间词“一会”、“一阵”、“半天”共现,但“没”不行。例如: (7)直到说了好一阵子话,郭大娘也从“同志”的称呼发展到“闺女长、 闺女短”的时候,凌凇才突然想起:“瞧我这记性,大娘你爱看苦戏吗?”(李国文) (8)我好半天定不下心来,那一天就再没能把小说写下去。(刘心武) “不”和“好”的相近之处在于都可以附在“一会(儿)”之前。例如: (9)鸿渐不敢动,好一会,苏小姐梦醒似的坐直了,笑说……(钱钟书) (10)有一夜,他刚才接到一个包,正手再进去,不一会,只听得里面大嚷起来,他便赶紧跑。(鲁迅)而且,两者也都可以位于“几天”的前面。例如: (11)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鲁迅) (12)我早年在一本旧书中读到嘉庆皇帝如何杀戮一个在圆明园试图向他动刀的厨师的具体记述,好几天都吃不下饭。(余秋雨) 不过,有“不几日”和“好一阵”,在我们考察的材料中却没有发现“好几日”和“不一阵”。例如: (13)南希很听话,凡属陈主编点过名的一概退掉,舍此便都留下了,不几日,也攒了一大摞。(王朔) (14)我眼前好一阵发黑,半天,才缓转过来。(李国文) “不”和“好”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同样是语素化,“好”可以同语素“多”、“久”、“些”结合,组成形容词“好多”、“好久”、“好些”,而“不”只能同语素“日”组成副词“不日”。③ 例如: (15)日子过不下去,好多人家锁上门子又走了,户还在。(赵瑜) (16)好久没看到这样厚重、令人深思、让人坐不住的作品了。(赵瑜) (17)船过了锡兰和新加坡,不日到西贡,这是法国船一路走来第一个可夸傲的本国殖民地。(钱钟书) 1.2 标记内容 从被标记词语的语义内容来看,“没”和“好”的适用面要宽一点。 首先,两者都可以标记不确定的时间单位,而且对时间长度的选择也相对自由。例如: (18)这闺女停练了好几个月/年,身体发胖了,现在尽出虚汗,……。(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