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吴语的内部分片及上海话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澳合作编辑、出版《中国语言地图集》,笔者有幸在李荣先生的指导下,参加吴语的调查和分区工作。关于吴语分区问题曾开过三次讨论会,三次会议笔者都有幸忝在末座。第一次是1982年由复旦大学吴语研究室主办的“第一次吴语研究学术会议”,此会设有“吴语分区问题”专题讨论时段;另两次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办的吴语分区工作专题讨论会,即1983年的杭州会议和1984年的无锡会议。笔者并曾与许宝华老师合作撰写《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一文(《方言》1984年第1期), 又曾与许宝华老师和汤珍珠老师合作撰写《北片吴语内部的异同》一文(《方言》,1984年4期), 讨论北部吴语分区问题。 当年对吴语区内部的分片有两种意见:一分为二的两分法和一分为多的多分法。 两分法最初是在上述“第一次吴语研究学术会议”上提出来讨论的。与会者一致认为吴语区内部可以分为两大片,问题是界线划在哪里?颜逸明和傅国通认为吴语内部可以以钱塘江为界分为南北两片,他们提出的两条标准,一是“张”字声母(阳韵知母:肠、丈、着等)北片读舌尖塞檫音[ts-],南片读舌面塞檫音[t
];二是“筷子”北片说“筷子”,南片说“箸”。 笔者排比了几十个词汇和二十来条语法现象,认为宁绍地区也属北片,南片只包括台州、金华、丽水、温州四地区。北片内部可以分为两小片,宁绍地区为一小片,杭州、嘉兴、湖州三地区和苏南为另一小片。鉴于宁绍地区兼有南北两片的某些特点,也可以独立自成一片,即吴语可以分成三大片。不过,如果从语音特点来看,台州地区可属北片,如灰、阳、唐、真、文、庚等韵,台州话的读音都是就接近北部的上海话和宁波话,而跟南部的温州话差别较大。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区,其结果是南北两片的界线不同。 此后,傅国通、方松熹、蔡雄飞、鲍士杰、傅佐之《浙江吴语分区》(浙江省语言学会1985年9月)用综合特征判断法,将浙江吴语分为南北两区, 北区大致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五个地区,南部大致包括台州、金华、衢州、丽水、温州五个地区。南北两大区又分若干小片。 吴语分片的多分法是笔者在1984年无锡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提议多分法的主要理由是:汉语方言第一层次分区即是多分的,北方为官话,南方分为吴语、闽语、粤语、客话、赣语、湘语等。多分的主要理由是南方几种方言差别较大,相互不能通话。吴语区内部的差异及分区的情势与汉语方言第一层次分区别无二致。即北部为太湖片,南部几种次方言互相不能通话。为了与汉语方言第一层次分区在逻辑上取得一致,吴语的第一层次分区也应该是多分的。两分或多分只是对方言分区层次的不同处理方法,并不影响我们对吴语内部差异的认识和研究。如果汉语方言分区第一层次分为南北两大区,那么吴语内部分区第一层次最好也是两分的。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光就吴语区而言,两分和多分都是允许的,并没有正误之辨。多分法在无锡会议上经表决,为大家所接受,讨论的结果将吴语区分为五片:太湖片、台州片、温州片、婺州片、丽衢片,见《吴语的边界和分区》(《方言》1994年4期)。当时缺少宣州地区的调查材料,事后李荣先生请郑张尚芳到宣州地区调查。后出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即采用多分法,将吴语分为六片,增加一个宣州片。但是,这绝不是说两分法是错误的。 在原《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吴语分区中,上海与苏州、嘉兴等地分在一起,成为太湖片中的苏沪嘉小片;而杭州市则画成太湖片中的杭州小片。 现在要修订《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上海的方言特点,比照杭州小片的处理,我认为上海话也应从原来的苏沪嘉小片中独立出来,自成一个上海小片。画在吴语区的地图上,其地理范围只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市区。 贰 上海话的特点及其独立成一小片的依据 本文所谓上海话是指只有五个单字调的五六十岁上海人所使用的上海市区话,其使用范围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市区,不包括当时的10个郊县。 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在吴语太湖片实地调查近百处方言,其中约一半记录过整本《方言调查字表》(科学出版社1955年初版)。本文语料大多来自笔者历年调查记录,少量来自他人所撰论文和专著,请见文末“参考文献”。 上海话区别于周边吴语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混合方言性质,上海话是由本地方言、浙北吴语和苏南吴混合而成的城市方言。详见本文第叁节。 除此之外,上海话音系最重要最明显的特征有二。一是只有五个单字调,邻接的其他吴方言单字调有六至八个不等。见表1。 表1 上海市区和郊区方言调类比较表 调类 阴阳声调数 地点 平上 去入平上 去入 松 江 平上 去入平上 去入8 川 沙 平上 去入平上 去入8 奉 贤 平上 去入平上 去入8 金 山 平上 去入平去入7 宝 山 平上 去入平去入7 南 汇 平去入平去入6 上海市区平去入 去入5 二是连读变调是“前字调形决定连调调形”,例如表2 老上海话的两字组变调调式,见表2。 表2 老上海话的两字组变调调式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 阴入阳入 [
]53[
]23[
]44[
]23[
]34[
]34[
]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