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乙组“闭其门”章新解

作 者:
赵彤 

作者简介:
赵彤,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组简13“闭其门”章原隶定为从矛从山的字当释为“锐”,读为“阅”,意为“容纳”。整章的大意是说:把耳目等感官闭塞起来,不接纳外界的事物;即使打开耳目等感官,也要阻止外界的事物,不去接近它们。这与简本乙组中“绝学无忧”的思想是一致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06)01-0089-02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1] 乙组第13简:“閟(闭)其门,赛(塞)其(兑),终身不。启其(兑),赛其事,终身不逨。”① 末字“逨”下有墨钉,是分章符号。此章文字见于王弼本[2] 五十二章中段,王弼本及帛书本[3] 在此段文字前后还有“天下有始”、“见小曰明”等文字。为了便于讨论,首先把不同版本的文字列在下面:

      閟其门,赛其,终身不。启其,赛其事,终身不逨。(郭店简本)

      塞其,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帛书甲本)

      塞其,闭其门,冬身不堇。启其,齐其□,□□不棘。(帛书乙本)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王弼本)

      王弼本和帛书本只在文字上有细微的差别,显然属于同一个系统,而简本在句序和文字上均与王弼本和帛书本有出入,应该是另外一个系统。

      解读简本此章的文句,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字的释读。“”字简文原作。此字见于须生鼎,作,为人名,《金文编》据柯昌泗的意见释为“”字②。简文“”字丁原植、魏启鹏读为“瞀”,“昏乱、眩惑”之意;刘信芳读为“务”,颜世铉认为“务”、“勤”义相近可通。池田知久认为:“‘’,由各种今本作‘勤’思之,殆‘敄’之假借字。《说文》:‘敄,疆也。从攴,矛声。’勤勉之意。”③ 李零认为,“”字“与《老子》丙本简1从矛从人读为‘侮’的字构形相似,这里可能也是读为‘侮’”[4] (页23)。廖名春认为“”读为“痗”,帛书本的“堇”读为“瘽”,均训为病[5] (页458)。很明显,各家的意见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在字形上与“嵍”和“”相比;一是在字义上与帛书本、今本的“堇”、“勤”相比。而实际上,这两种倾向都是有问题的。

      第一,从字形上看,“”字很可能与“嵍”、“”并无关系。“嵍”字从“敄”声,李学勤指出:“按金文‘敄’字左半,下皆从‘人’作,像人披发之形,当即‘’(髦)之本字。甲骨文另有与‘敄’左半相似而下从‘大’的字,系方国名,也应释为‘髦’。至于‘矛’,在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均像矛形,且有系缨的环,同‘敄’无关,所以后者并不是从‘矛’得声的字。”[6]“像人披发之形”的“”字实际上见于楚简,作,即上文提到的“”字,其上部已经讹作“矛”,但是下部从人的特征仍然保留,或独立,或与上部“矛”字中间一竖笔相连。“”字在出土的楚简中凡七见,除在郭店简《老子》丙组中读为“侮”以外,其余6处均读为“务”④。可见,“敄”字本从“”声,由于字形讹变而从矛。而“”字从“矛”,不从“敄”,也不从“”,所以未必是“嵍”字。当然,“”、“矛”字形相近,不排除“”字所从的“矛”为“”之讹字的可能。比如楚简中有一个从矛从心的字,见于《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第47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性情论》[7] 第38简、《容成氏》第53简,读为“侮”,我们认为其所从的“矛”当为“”的省讹⑤。但是,以下证据可以证明“”字所从的“矛”并不是“”的省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