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 顺应理论(the adaption theory) Kolk(1985)的顺应理论包括三个方面:(1)语法缺失言语中的省略现象不是源于缺损本身,而是患者借助未缺损系统以某种方式顺应缺损的结果。他的举证是,既然正常的成人在对小孩或外国人谈话时能用一种压缩的语言或称作一种“简化的语域”,为什么不能认为语法缺失病人也是在以一种类似的方式讲话呢?换言之,语法缺失者的言语方式代表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其语法也自成系统。(2)语法缺损中的损伤不是某种基础知识或能力的散失,而是语句表达过程的一种延迟。这种延迟有两种可能,一是和谐操作(注:这是一个语言心理学假说:语句表征必须符合实时建构的原则——语句中的各个语素要按规则合理配置(如语素在句中的相对位置,功能词和屈折语素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形式),这一配置过程称为和谐操作。为了求得语素彼此间都达到协同一致,逻辑上要求语素表征实时/同时进行;语素表征完成后才进行句法操作(让已表征的语素各就各位),在这期间,已完成的语素表征要在短期记忆里停留一段时间(尽管很短!)。对严重的语法缺失病人而言,因为短期记忆出现问题,语素表征在句法加工之前会从记忆中消失,结果就会出现半截句,过分的言语迟缓,甚至完全语塞(Kolk, et al.1985: 185-6)。) 方面的延迟——全部句法规则可用,但在应用规则时加工速度全面减慢,二是损伤也可出现在词汇层次(不是语句层次)——当病人从大脑词库中检索信息(词素的音位、句法和语义信息)的速度变缓时,词素表征比正常情况下在短期记忆里停留的时间长,因而也就增加了提前遗忘的可能性。(3)顺应不是底层损伤的必然结果,而是失语病人必须作出的一种抉择。病人言语的主要目的是交际——尽管有缺损但还是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另一目的是与有关语言运用的既存标准保持一致。由于“延迟”效应使得患者输出合语法句困难,在严重情况下,他会面临两种困境:一是言语输出太慢以致话语让人难以接受,二是过分“延迟”导致语塞(blocking)。遇到前一种情况,病人要么决定继续以“合语法”的方式说话,不管费时多久;要么只用简单句形式,话语相对流利,从而使得“延迟”效应的作用不明显。如果发生过分“延迟”,病人的抉择反应是要么简化语句形式(除非其正常话语已非常简单),要么不说话,要么选择电报式语言。到底作出哪种选择,这取决于说话病人所期待的结果(如听话人有什么样的反应)。 2.2.1.3 规避-正确假说(the avoidance-correctness hypothesis) 该假说由Heeschen(1985)提出,他声称,“语法缺失者省略某些成分和结构不是因为发不出相应的音(因此不存在输出问题),而是因为不愿发出——担心出错或发音太吃力。”因此,患者在进行言语表达时总是极力回避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使得真正讲出来的话(即言语中得以保留的成分或者说是未省略的成分)基本上是正确的。该假说的基本思想是:语法缺失现象是病人务必学得的知识,是经过反复实验形成的特殊“语法系统”;“正确的”语法缺失现象是随意的,言语中自我纠正常见,给人一种“似乎语法错乱”(paragrammatoid)的印象;在自发性言语中,病人往往回避让他感到有压力的句子(如结构比较复杂、形态变化较多的句子),尽管他有相关的造句能力——病人在言谈中所回避的不仅有语法手段(grammatical devices)还有该传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当在实验中强迫取消患者的回避策略时,语法缺失病人与语法错乱病人的言语表现相差不大(流畅性和言语吃力这两方面除外)。 2.2.1.4 重音-显著度假说(the stress-saliency hypothesis) Goodglass(Kolk, et al.1985, 引自Goodglass 1968: 197)的这一假说声称,语法缺失现象中的缺陷是“为引入、维持语流而增高的阈限(an increased threshold);……为了讲话,语法缺失病人就必须从他想表达的话语中找到显著点(salient point)……;显著度可以定义为重音(stress)、音位突显和词汇情感值(affective value)的心理派生物(psychological resultant)。”根据这一定义,病人读重读词比非重读词容易,音位上突显的后缀比不突显后缀(如/ez/比/s/更突显)发音更好,功能词的信息量少、情感值低,因此比别的词类成分更易省略。显然,Goodslass的显著度所反映的不是纯语言学观念,而是一个与心理语言加工相关的术语。作为一个抽象的高层次心理特征,显著度在用于语言材料的描述时,反映了上述词类特征的多项合一(Caplan 1997: 282-3)。 2.2.1.5 竞争模型理论(the competition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