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语义蕴涵(entailment)问题已成为语义学、语言哲学、语言逻辑学、语用学及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等学科的共同课题。本文取以逻辑-语义学的视角,尝试厘清语义蕴涵的概念,并企图通过与语义预设、释义和实质蕴涵等的比较、辨析,来重新刻画和归纳它的基本特征。 一、语义蕴涵的界定 (一)广义所指和狭义所指 一个语句的理性意义是一组命题的集合。在该组命题中,有些是脱离语境从该语句本身推出的,叫“语义蕴涵命题”(简称“语义蕴涵”);有些是结合语境从该语句中推出的,叫“语用蕴涵命题”(简称“语用蕴涵”)。 “语义蕴涵”(注:Entailment.的译名很多,除“蕴涵”外,还有“蕴含”、“衍推”、“推涵”等。下文(含引文)以不致误解为限,有时把“语义蕴涵”简称作“蕴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史密斯(N·Smith)和威尔逊(D·wilson)给出了广义的界定:“一个陈述句的蕴涵命题就是离开任何语境可以从句子本身推导出来的那些命题。”[1](P163) 显然,广义的“语义蕴涵”是包括了语义预设和释义的。文献中所谓的“语义蕴涵”,一般是指狭义的(注:有时在名词意义上使用(写作entailment),如下面定义(3)、(4);有时在动词意义上使用(写作entail),如下面定义(1)、(2)。)。本文的讨论亦从狭义。 (二)旧的界定和新的界定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语义蕴涵的界定有多种说法。设两个语句分别为S或p(下称“源语名”)、S1或q(下称“蕴涵语句”),则这些说法主要有以下4种表述: ①S蕴涵S1,当且仅当:如果S真,那么S1真;如果S假,那么S1或真或假;如果S1真,那么S或真或假;如果S1假,那么S假[2](P396)。 ②在所有情况下,p为真q也为真时,那么p蕴涵q。即p为真q也一定为真;q为假p也一定为假。但如果q为真,p不一定为真[3](P68)。 ③一个句子的语义蕴涵,就是不依赖于语境都可以从句子本身推导出来的那些命题。……语义蕴含命题的真值条件为:S真则S1真;S假则S1真假不定;S1假则S假[4](P110)。 ④语义蕴涵是“由于两句子中相应成分的上下义关系(其他成分相同)而形成的两句子间的包含性语义关系”[5](P194)。 以上4种界定,具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它们都存在一些不足。前两种纯粹是从句子之间的真值关系的视角下定义的。此视角虽然刻画了语义蕴涵之于语义预设、释义的部分种差,但并未揭示语义蕴涵之于实质蕴涵的区别性特征。众所周知,定义①正是逻辑学中关于实质蕴涵的定义。比起定义①来,定义②似乎更逊色一些。定义②对当p的为假时q的取值情况没有作出说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是p应假定为真不应假定为假吗?不是,因为定义②中已假定了p可以为假。定义③既有概括性表述,又从真值关系方面界定,应该说比较全面,但也有个毛病:对当S1为真时S的取值情况如何,没有作出说明。不知其意为何。是旨在揭示语义蕴涵之于语义预设的种差吗?显然不是。从逻辑上讲,定义项必须刻画S1为真时S的取值情况。定义④主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按照定义④的说法,下面例句中S、S1间的关系都不属于语义蕴涵关系: (1)S.刘备与孙权的妹妹结婚了。 S1.孙权的妹妹结婚了。 (2)S.他到过天安门。 S1.他到过北京。 显然,句(1)、(2)中的S与S1的关系均具有蕴涵关系,但都不是“由于两句子中相应成分的上下义关系(其他成分相同)而形成的两句子之间的包含性语义关系”。 笔者认为,要为一个术语(词项)下一个科学定义,必须坚持这么两个原则:一是要揭示出该术语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二是要确保逻辑自洽,即不违反定义的逻辑法则。 本着这个精神,我给出的“语义蕴涵”的定义为:语句S语义地蕴涵语句S1,当且仅当:①S的整体陈述内容与S1的整体陈述内容之间具有密切的语义上的联系;②S真,S1必真,S假,S1可能真可能假,S1真,S可能真可能假,S1假,S必假。 二、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把一个词项的全部内涵都揭示出来。语义蕴涵也不例外,我们只有把它置于特定的范畴系统中去考察,通过与同类的语义概念的比较、辨析,才能较全面地揭示其基本内涵。 (一)语义蕴涵与语义预设 1.语义蕴涵与语义预设的相异属性 “预设是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能够必然推出的共同命题。”[6](P48) 这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语义预设”定义。但在笔者看来,这个定义过于简约,没能把语义预设的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揭示出来。我的定义是: 语句S语义地预设某一陈述S1,当且仅当:①S的某些结构成分的语义与S1的陈述内容之间具有语义上的照应关系;②S真,可以从S中析出S1,S假(
S真),仍可以从
S中析出S1。 语义蕴涵与语义预设的属性差异主要有: 第一,预设同时可从源语句及其否定式中析出,而蕴涵则不能同时从源语句及其否定式中析出。换言之,一个语句及其否定可以有同样的预设,而不可能有同样的蕴涵。例如: (3)S.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S1.她看见陌头杨柳色,对(曾)教夫婿觅封侯之事有所意识。 S2.她曾教夫婿觅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