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汉语语法学界对于被动句,尤其是“被”字句的研究向来注意观察此种句式的主观情感倾向,即主要表示不幸、不如意等消极意义(本文称之为逆意倾向)。比如王力(1980:433)在考察了“被”字句和其他被动句的发展历史后总括出这样的结论:“被动式的作用基本上是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李临定(1980)在研究现代汉语“被”字句时,指出“在现代汉语里,被字句表示中性以至褒义,有扩大之势,但总的情况还是以表示贬义为主。”邢福义(2004)揭示了“‘被’字句中有承赐型一小类,在情绪倾向上表示称心”,论证了此种“表示称心”的承赐型“被”字句在“古代已有雏形”,其“发展成型,却可以说是现代的事”,指出“除了承赐型,在一般‘被’字句中,表示称心的为数已经很少(不是绝对没有)。”以上三家先后所做的研究工作,充分反映了学界对于被动句情绪倾向问题的关注;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在不断地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我们认为,在汉语发展史极其丰富的语言现象中,除了逆意倾向的被动句外,还存在着另一类以表达顺意倾向为主的被动句。袁宾(1992:245)曾经提到的“得”字句就是含有顺意倾向的被动句,本文介绍和研究的“蒙”字句也是此类具有顺意倾向且更具代表性的被动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工作,为语法学界提供一种思路:注意观察、挖掘此类顺意被动句,拓宽被动句研究的视野,揭示被动句发展的全面事实和客观规律。 2 “蒙”字句属于被动句 为证明“蒙”字句属于被动句,我们将主要采用将“蒙”字句与“被”字句多角度比较的方法,论证“蒙”字句具有和“被”字句一样的表示被动的语法功能。 2.1“蒙”字句和“被”字句语序结构和语义关系类同 汉语史上的“蒙”字句,按照“蒙”字是否引入施事(N)可以分成两种格式: 1)S蒙NV(S为主语,可以省略),例如: (1)子胥蒙他教示,遂即拜谢鱼人。(《敦煌变文校注》,卷一,伍子胥变文) (2)(伍子胥)更蒙女子劝谏,尽足食之。(同上) (3)小妹不合奋一时之勇,陷于缧绁。如蒙将军饶放,但用之物,当依命拜奉。(《水浒全传》,五○回) (4)当下降将乔道清说道:“马灵素有妖术,亦会神行法……小道蒙先锋收录,未曾出得气力,愿与吾师公孙一清同到汾阳,说他来降。”(同上书,九八回) 从以上4例可见,S是“蒙”字句的主语(例2、3承前省略),也是句中谓语动词(教示、劝谏、饶放、收录)的受事;N(他、女子、将军、先锋)是“蒙”的宾语,也是谓语动词V的施事。我们知道,汉语史上表被动的“被”字句,若按“被”字是否引入施事,也可分为两种格式。引入施事的格式为:S被NV,例如: (5)子胥被妇认识,更亦不言。(《敦煌变文校注》,卷一,伍子胥变文) 拿S蒙NV和S被NV相比较,无论语序结构,还是语义关系,都是相同的。如果把S被NV式的“被”字句转换成主动句,除删去“被”字外,语序结构须作如下调整: S被NV→NVS(例如:子胥被妇认识→妇认识子胥) S蒙NV式的“蒙”字句也可按同样的方式转换成主动句: S蒙NV→NVS(例如:子胥蒙他教示→他教示子胥)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发现,S蒙NV跟S被NV一样,具有被动句的性质。 2)S蒙V,例如: (6)诸僧蒙供养,此事没人偕。(《敦煌变文校注》,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六)) (7)狱内囚人,速蒙放赦;殊乡远客,早达家山。(同上卷,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二)) (8)小可宋江,自蒙救护上山,到此连日饮宴,甚是快乐。(《水浒全传》,四二回) (9)朱仝道:“小弟今蒙呼唤到山,沧州知府必然行移文书,去郓城县捉我老小,如之奈何?”(同上书,五二回) 此式“蒙”字句,可视作省去了谓语动词的施事N,如例(6)承上文省去了“供养”的施事“善德长者”,例(7)“放赦”之前依据常识省去了“朝廷、官府”之类的词语,例(8)、(9)用于对话,谓语动词的施事是听讲话的人(众好汉),在这种语用环境里,省略施事是很自然的。“被”字句也有这种S被V的格式,例如: (10)是时会中千个罗汉数内,只有佛弟子阿难未证果位,会中维那白其上座,遣出阿难,不令在会。阿难既被遣出,不那之何,遂合掌望空,哀苦世尊。(《敦煌变文校注》,卷五,双恩记) 例中动词“遣”的施事也承上文而省略。如果需要,此类格式的“蒙”字句和“被”字句,均可补上施事,语义不变,如: (6’)诸僧蒙(善德)供养 (10’)阿难既被(上座)遣出 这就变成了上文所述的S蒙/被NV格式,它们同样可以转换为主动句: (6”)(善德)供养师僧 (10”)(上座)既遣出阿难 由此可以证明,S蒙V和S被V的语序结构及语义关系也是相同的,S蒙V跟S被V一样,具有被动句的性质(参见李思明1990)。 2.2 “蒙”字句和“被”字句句式变换的限制相同 “蒙”字句和“被”字句还有其他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被”字句的谓语动词可带宾语: (11)饶俊须遭更姓字,任奸终被变形仪。……假饶不被改形仪,得个人身多少时!(《敦煌变文校注》,卷七,左街僧录大师压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