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秀玉,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生。(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许多学者就开始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较为关注的几方面问题,即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方面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我国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从1978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率先发现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以来,很多西方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职业倦怠现象,并重点探讨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倦怠概念界定方面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缓解对策的研究。对西方一些学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与成果进行分析与梳理,可以为我们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英美等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应该说,该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在美国,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正是人们对美国教育感到极度失望和气馁的时代,也是人们将教育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教师的时代。不仅如此,这个时代也见证了美国学校财政状况的艰难与困顿,以及教师的经济回报日益减少的窘境。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公众的责备与抨击,以及报酬的削减与教学的压力,教师们变得日益消沉沮丧,于是教师的倦怠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在英国也是如此。英国学者科尔(M.Cole)在《身份的危机:教师在政治经济改革时代》中就曾指出,英国出现了因多种问题而谴责教师的趋势。事实上,英国的政界、公共媒体和学生家长中就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想法:教育质量低、学生问题多都要归咎于教师[1] (p.15)。这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社会对教师的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妨碍了教师保持正常的心态,从而导致了教师压力的产生与职业倦怠的出现。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发现职业倦怠现象并正式提出该术语以来,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界定。这是在职业倦怠研究的早期阶段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所在,因为那时的人们迫切地希望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现象。

      (一)弗鲁顿伯格:一种临床的方法

      弗鲁顿伯格在1973年刊发的一份专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使用“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弗鲁顿伯格描述了他自己和一些志愿者在帮助、治疗那些滥用药物的年轻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他重点描述了他自己的情绪体验,即疲惫、愤怒、消沉、沮丧、傲慢且内疚。通过研究,他发现这种状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对象过分依赖于他们的帮助,另一方面是他与其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太过努力,工作的时间太长而且强度太大,并且忽视了自身的需要,因而感到身心疲惫。弗鲁顿伯格把这种综合的表现视为倦怠的症状。

      对弗鲁顿伯格来说,倦怠是在过于热心的助人者与过度需要帮助的服务对象之间的一种不幸的互动。总之,弗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界定为:职业倦怠是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二)玛勒诗与派恩斯(Maslach and Pines):一种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早在1973年,玛勒诗就向美国心理学会递交了一篇论文,指出存在于助人行业中的专业人员的压力,特别是由于超负荷工作所导致的对服务对象的非人道的对待。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依据此观点,他们还发展了关于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即玛勒诗的职业倦怠量表(MBI)和MBI经修订发展成为的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以及派恩斯的倦怠量表(BM)。

      无论是弗鲁顿伯格,还是马勒诗与派恩斯,都认为个体倦怠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是,弗鲁顿伯格认为陷入倦怠状态的个体仍然是谨慎尽责的,并仍然是努力工作的。而玛勒诗与派恩斯则认为陷入倦怠状态的个体不会再努力工作、奉献他人。对此,美国学者巴利A·法伯认为,这两种情况都会发生在教师中间,不幸的是,后一种教师倦怠的情况在我们当今的社会更为典型。

      (三)凯尔尼斯(Cherniss):组织学的观点

      马勒诗与派恩斯都认为工作特点是导致个体容易产生倦怠的首要因素。例如,服务对象与助人的专业人员之间的比率过高以及持续服务的时间过长都容易使专业人员产生倦怠。这种分析试图将倦怠与工作环境的特点联系起来。这种分析方法又被凯尔尼斯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凯尔尼斯关注组织与社会环境如何发挥作用以影响个体对工作的反应。凯尔尼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公共事业中的专业人员的职业压力问题。他认为公共事业中的专业人员的职业压力是受两种因素影响的:其一,社会变化会使专业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处于变化之中;其二,专业人员既要面对来自科层制的行政系统的挑战,同时又要竭力提供基本的助人的服务。对于第二种因素,凯尔尼斯认为,实行科层制的公共机构通常会在行政管理者与职员之间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大多是不可避免的,专业人员必须学会调整这种冲突以使自己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教师就必须学会怎样从一个复杂的系统中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支援[2] (p.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