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登斌,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桂林 541004)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课程话语指的是,在课程研究领域,通过对特定主题展开言谈,推论性地形成课程意义的语言。本文展现当代美国多元课程话语的关键主题,揭示其蕴含的课程思想,正负两面评价了当代美国课程话语,意在把握美国课程研究领域的语脉及发展走向,拓宽我国课程研究的视界。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代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符号的潜能,提升语言的价值,采用多元的视角和方法,突破传统的课程领域过于重视普适性原理的单一格局,出现了多元的课程话语。一般而言,课程话语指的是,在课程研究领域,通过对特定主题展开言谈,推论性地形成课程意义的语言。[1]当代美国课程话语反映了美国课程研究的学术前沿,隐含丰富的课程内涵,体现了课程研究的本体论取向。对当代美国课程话语进行研究,无论是对我国课程研究进行前瞻,还是提升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均有积极的意义。

      一、课程话语的主题

      当代美国课程研究呈现出生机与活力。一方面,课程研究向外扩展,把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场景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理解课程,建构课程的意义,促成了政治性课程话语、种族性课程话语、女性主义课程话语和后结构主义课程话语。另一方面,课程研究向内深入,即课程研究不仅深入儿童的教育生活,也深入课程研究者自身的研究工作,还深入师生内在的精神和心灵。课程学者通过对这些教育生活、研究工作以及内在的精神和心灵进行反思和探究,达成理解和建构课程意义的目的,开辟了现象学课程话语、自传性课程话语。多元的课程话语架构了当代美国课程的学术领域。

      课程话语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展开的。政治性课程话语从微观政治的角度来谈论课程,力主反思性实践,视课程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利器,其精致的主题有:“意识形态”、“霸权”、“再生产”、“抵制”、“文化资本”等。而从种族的视角言谈课程,以揭示教科书乃至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种族主义动力,培育了种族性课程话语。“多元文化主义”、“文化理解”、“文化能力”、“文化解放”、“边缘”、“身份”构成其主题的家谱。女性主义课程话语则把持女性天然的养育经验,以女性轻柔的气质谈论和理解课程,孕育了“关爱”、“声音”、“空间”、“安宁”和“女性的自我认识”等关键的主题。借助现象学的方法,以一种原初的声音表达对儿童真实生活的体验,催生了现象学课程话语,其精微的主题为:“教育机智”、“教学智慧”、“教学沉思”、“秘密的地方”等。吸取后结构主义思想的精髓,组织隐语挑战传统的课程理论,发展了后结构主义课程话语。“恰当的距离”、“恐怖主义”、“虚无主义”、“通道”、“舞台表演”、“重写文本”、“重建自我”等是其萦绕的主题。而把学生或研究者置于课程的中心,运用自传的方法,将主体性的生成、个性的解放作为首要的目标,体现的正是自传性课程话语,其标致的主题有:“身份的建构”、“存在体验”、“梦”、“中间通道”等。

      由上可知,当代美国课程研究领域的话语多元,主题繁茂。分析起来,这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当代美国课程研究强调课程的多元理解,倡导释放各种思想,力避课程研究领域出现话语霸权。其二是,课程研究着眼于培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感悟能力及洞察能力,努力发展多种视角,导致多元课程话语的产生,而多元的课程话语是紧紧围绕某些主题而展开的,因而出现了主题繁茂的现象。

      二、课程话语暗含的课程观

      (一)课程是意识形态和负载价值的

      政治性课程话语隐射的课程观是:“课程是意识形态和负载价值的”,换言之,“课程是为统治集团服务的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表象体系。”[2]这有三方面的缘由,其一,课程的主体生活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种族和不同社会层级的环境中,很难做到完全自主和客观,均带有主观偏见,所以,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不同的课程主体,其价值取向自然存在差异。其二,部分课程内容是从各种文化中精选而来,而文化选择的范围过于宽泛,这意味着文化选择必有侧重,即便有些意义被选中,它们可能会得到重新解释,或淡化某种意义,以保持同主流文化谐和。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势必反映统治集团的意愿。其三,课程实施者把意识形态化了的课程内容教授给学生,并以此作为客观的现实而使其合法化,促成了统治集团对社会实行有效的控制。正因为课程是意识形态和负荷价值的,所以,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强调,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力避强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弱化人的主体性的现象。因此,作为教育者,一方面承认课程是意识形态的,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知识是客观、中立的观点;另一方面,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又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对之进行适度的批判和反思,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内在的自由、创造和超越的维度。

      (二)课程是身份的建构

      “身份”(identity)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也是当代美国课程话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教育中,身份往往引发对教育行为的质疑,触及教育者显现的和潜在的价值,如何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中进行协商的问题。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中对身份的关注,也就意味着对教育行为的关注。譬如,教师在思考学生该做些什么的时候,不仅会涉及到他认为学生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还会涉及到,在学生面前,教师认为他自己又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在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的谱系中,种族性的课程话语代表了一种现实的建构,能反映和建构代与代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各种权力关系,其所隐含的课程观是:“课程是身份的建构”。种族性的课程话语表明,学校课程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自我的问题,即身份的问题,更清楚些,课程是关于自我的知识的建构,即身份的建构。诚如美国课程学者派纳所言,“认识自己现在是谁,以及自己将要成为怎样的人,这些都是需要建构的故事或文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同年轻人展开对话和交流,通过对话和交流而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课程。”[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