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育种技术引入与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志军(1968-),男,河北省永年县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史;江苏 南京 210095 惠富平(1963-),男,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5

原文出处:
古今农业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麦作改进的背景、因素有所不同;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以农业高等院校、政府农业改进机构和农事试验场为推进主体,以小麦良种选育及推广为重点,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为核心的麦作改进在我国麦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字号:

      华北地区①历来是我国麦作的重心。民国时期,以近代农业科技应用为特征的华北麦作改进取得一定成绩,华北麦作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近年来出版的经济史和社会史论著,涉及到民国华北耕作制度、作物布局、作物品种、农业经营等,对小麦生产也有一些论述,但都没有包含民国华北麦作改进的内容②。《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等几部农史著作③,以及金善宝在民国时期撰写的《近三十年来小麦改进史》一文,对近代或民国时期的麦作改进有较多论述。但关于华北地区民国时期的麦作改进,迄今未见专文探讨。本文试从技术改进角度对民国时期华北麦作及其意义予以论述,期望能对当今华北及我国麦作发展有所启示。

      一、麦作改进阶段

      清末,华北一些农事试验场进行了近代意义上的小麦栽培、选种和虫害防治等试验,这成为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良好的技术开端。民国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作物良种选育和推广方面,用力最多,这大概与作物品种改良较少受到经济社会条件限制,易于取得成效有关,华北麦作改进也是如此。当时农业科技人员以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为切入点,辅之以土壤肥料、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治以及农具改良的试验研究,寻求华北麦作技术的全面改进。根据推进主体的演替和育种技术进步程度,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12-1925年为创始阶段。从民国建立开始,到金陵大学(下称金大)与康乃尔大学(下称康校)合作开展华北小麦品种改良为止。以华北的农事试验场为麦作改进主体。本阶段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动荡,公立华北农业院校的日常教学经费尚感不足,更无力开展麦作改进工作④。1916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方法》,加强对各地试验场的指导以及中央和地方试验场的工作联系⑤。但受经费、人员和技术所限,华北地区农事试验场的规模很小,麦作改进以传统选种为主。即使有国外小麦良种引进试验,也是田间种植粗放,产量估算简单。所以该阶段华北麦作改进成绩不大,可以视为继清末华北麦作改良之后,麦作改进在量上的增加。

      1925-1931年为奠基阶段。从金大与康校合作开展华北小麦品种改良开始,到中央农业试验所(下称中农所)成立为止。麦作改进主体为金大在华北的农事试验场,或与金大合作的华北地区农事试验机构。这个阶段,华北战乱频仍,政局不稳。同创始阶段一样,华北公立农业院校和农事试验场的经费很少,加上人员缺乏,麦作改进无力开展。而金大为美国基督教会创办,其麦作改进很少受战乱和政局的影响,有较为安定的环境⑥。金大农林科(后改为农学院)的经费不仅能得到我国社会团体支援,还能得到美国教会和资本家帮助。1923年,美国华盛顿及纽约“灾荒救济委员会”曾一次拨给金大农林科75万美元,作为训练人才、研究防灾的基金。这笔基金大大稳固了金大农林科的财务基础。同时,金大农林科和康校有较密切的联系,作物育种工作得到康校很多指导。1925年,金大与康校订立《农作物改良合作办法》⑦,其中规定:在合作期内,由康校派一位育种教授来金大传授先进的育种方法。这样,唯金大克服各种困难,在华北创设农事试验场或与农事试验场合作,运用近代小麦育种理论和方法,开展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小麦育种工作,麦作改进有了实质性进步。

      1931-1937年为麦作改进的第三阶段。从中农所成立开始到抗日战争爆发为止,是华北麦作改进的重要发展时期。政府农业改进机构、农业院校和农事试验场共同推进华北麦作改进。20世纪初,我国小麦等粮食就需要进口,民国以降,粮食进口的状况仍无改变。1929年以后,粮食进口逐渐增加。华北和其他地区的旱涝灾害以及战争,使粮食短缺问题愈加严重。1920年,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省大旱⑧,1931年长江流域发生水灾。由于增加粮食生产的迫切需要,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设中农所,麦作改进为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932年起,中农所与各省农事实验机关合作开展全国性小麦区域试验,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科技人才,加强中央与地方麦作改进事业的联系。1935年,又设立全国稻麦改进所⑨。经政府倡导,华北麦作改进在更大规模上展开,选育出不少小麦良种。另外,国内面粉企业对优质小麦原料的大量需求,也对华北地区的小麦品种改良起到了推动作用。1931年,上海面粉同业公会、华商杂粮公会和苏浙皖内地机制面粉厂公会,联名函请中央政府通知产麦各省,劝导农民选购优良麦种,广为栽种,并要求多设麦种改,良场,加强优良麦种选育和推广⑩。

      1937-1949年,从抗日战争爆发至民国结束,可以看作华北麦作改进的缓慢发展阶段。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麦区首先沦陷,当地麦作改进或陷于停顿,或内迁后方进行。华北日伪占领区和抗日根据地,以及解放战争期间华北的国统区和解放区,出于各自的战时需要,开展了一些麦作改进工作。

      二、小麦良种选育

      民国时期我国的小麦良种选育,主要采用纯系育种法,去劣存优。杂交育种是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新发展,引入较早,但民国时期应用不多。河北大学农学院,于1934年起开始小麦杂交育种工作(11),属华北乃至全国小麦杂交育种开展较早的高等院校。

      这个时期,最先开展小麦育种研究的是金大。从1914年起,金大采用近代育种技术育成我国第一个小麦良种。由于此时西方育种理论和技术尚未完整介绍到我国,小麦育种方法十分粗陋。从此,我国小麦育种方法从传统育种初步走上了科学育种的轨道(12)。1925年,金大与康校订立《农作物改良合作办法》(13)。1926年美国育种专家洛夫来华讲学,并连年举办作物改良会,阐扬育种理论与技术,于是金大和各地农事试验场,相继采用康校育种法,即顺序排列的秆行试验法。金大的一套小麦育种方法,亦为国内广泛学习采用。我国小麦育种从此走上科学育种的轨道。这不仅在我国小麦育种史上占重要一页,也是我国作物育种史上的重要转折。1936年全国稻麦改进所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育种专家海斯来华,传授育种理论和技术。海斯在育种时注重产量和对病虫寒旱的抵抗力。此后国内试验场开始矫正偏重于产量试验的育种方法(14)。这些,是华北小麦育种的主要技术背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