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学研究中区域划分的标准与模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德馨(1932-),男,湖南湘潭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3

原文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具有多层面的结构。只有采取区域研究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多种标准与模式,才能反映得全面、具体、深入。本文以作者参与编撰的著述为例,阐述了经济史学研究中的区域划分的标准与模式。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30(2006)04-0107-03

      关于中国经济史学中区域经济研究的沿革与既有成果,郑学檬先生在《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第三章第二节第一目中有既精彩又精炼的概括。他指出,划分的标准与模式有三种:行政区模式,水系统模式,地形模式;区域经济史研究“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但总体上的研究对象是较一致的,即研究特定时期某一自然条件相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涉及农业(水利)、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过程、优势与劣势等方面。”[1](P106-108)现就我在这方面的学习体会作点补充。

      一

      1956年9月~1958年,我主持编写《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2],对中国1927年以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分为国民政府控制区(1927~1949)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中国共产党控制区(1927~ 1949)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日本侵华军占领区(1931~1945)的殖民地经济形态来叙述。划分区域的标准是经济形态性质。

      在同一个时期内,在中国土地上存在上述三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形态地区,是一种历史实际。以经济形态性质作为划分经济区域的标准,是对这种实际的抽象。正因为如此,1958年以后出版的凡是包括这个时期在内的中国国民经济史著作,无不分为这三个经济区域,并分别叙述。这包括中国近代经济史一类著作,也包括在这种划分基础上按经济形态区域写的著作,如殖民地经济形态地区经济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地区经济史,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地区的经济史。

      二

      20世纪80~90年代,我主持《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的编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的研究。

      《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沿用按经济形态性质划分经济区域的做法[3]。新意有两点:第一,将时段延长至整个近代时期,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地区(1842~1949),殖民地经济形态地区(1842~1949年,含1842~1949年的香港、澳门,1895~1945年的台湾,1842~1943年的租界和租界地,1931~1945年日本侵华军占领的东北和关内地区)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地区(1927~1949)。第二,在此基础上,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地区中分为主体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是在两个层次上划分区域经济。其中第二层次的划分是以民族聚居地为标准。几十个民族生活在神州大地上,各个民族都有聚居地区。各个民族的经济生活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以民族聚居地为标准划分区域经济,是应有的选择之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4],我延续了将少数民族经济地区分出来叙述的做法,每卷都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章。在区域划分标准上,这套书的新意有两点:第一,按照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划出特定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人民政府实行“三线”建设政策,形成“三线”地区。在这种政策实行期间,这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变化比其他地区大,发展速度快,从而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叙述60年代经济时,开辟“三线”地区经济专章。20世纪80年代,人民政府实行经济特区政策,特区经济结构变化比其他地区大,发展速度快,从而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叙述80年代经济时,设置特区经济专节。这些都是按区域经济政策标准划分的区域。第二,依据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出现沿海经济区域与内陆经济区域的差异,是1842年被动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至20世纪上半叶已较明显。这在前述两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中已经提及。但作为经济区域及这种划分区域的标准,则是在本书中提出的。

      三

      1996年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时[5],我强调区域经济分析的重要性。理由是:中国经济史必须研究经济结构的变迁历程。经济结构有多个方面,诸如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等等。在我们撰写本书之前,已有个别经济通史著作在某些时期(章、节)涉及地区结构。本书新的要求是,各个时期都要写经济的地区结构和地区特色,作区域经济分析。这个要求是由经济史学与中国经济史特点决定的。

      经济史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经济、时间和空间三个要素。完整的中国经济通史,这三个方面都要“通”(断代的经济通史则要求在特定时间内空间和经济的“通”)。空间“通”,简单地说就是要覆盖全中国。如果一些有重大特色的地区被遗漏,便称不上完整的通史。就中国经济史的特点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民族、历史、生产方法、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不同。这与新加坡一类国家不同。这些国家领土面积小,有的就是一个城市,虽然内部也有区域的划分,且各区域的经济也有差异,但难以形成区域经济。这是第一。第二,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导致经济重心地区的转移。在世界上,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甚多,但这种不平衡导致经济重心地区转移的则少有。不写经济的地区结构,就不能反映中国经济史的这个特色。第三,以地区经济特色为基础的地区间的交往和优势互补,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之一。不写出各地区经济的特色与交往,便找不到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物质基础与内在动力,说不明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第四,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特殊地区。不写经济的地区结构,则反映不出每个时期的特色[6](P678-68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