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土布业: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期现代工业兴起后,对江苏不同地区的农家经济产生了极不相同的影响。松、太地区率先进入工业主业化时代,农家手织业与农业均呈萎缩状态,并转向以自给性为主的生产;通、海地区过渡到织布主业化、农业副业化时代,家庭手织业与商品市场获得了共同发展;徐、淮、海地区的农家经济中则较普遍出现织布副业,形成了较完整的自给型经济。江苏农家经济的区域性转型,体现了工业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及地区性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发展模式对传统的自然经济解构理论及西方学者的农家经济理论与区域发展模式构成挑战。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字号:

      长期以来,家庭棉织业是中国农村社会主要经济事务之一。一般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农家男耕女织,维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现代工业兴起后,工业品侵占了手工业品的市场,自然经济随之瓦解(以下简称“瓦解说”)。余霖(薛暮桥)早就写道:“都市工业品侵入之结果,使家庭手工业及农村副业破产。”① 费孝通认为,现代工业兴起后,挤垮了农民的家庭工业。② 许涤新、吴承明等学者认为,1840—1894年是洋纱、洋布排挤土纱、土布的过程,1895—1920年是“农民家庭棉手工业的进一步破坏”的过程。丁日初等学者认为,上海手工纺织业自光绪(1875—1908)中叶起已走向下坡。段本洛等学者研究了1918—1949年江南“手工棉织业的短暂发展与衰落”的过程。③

      许多学者对现代工业排挤家庭手织业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与手织业是并存的关系(以下简称“并存说”)。严中平认为,直到1937年,“中国乡村里的家庭手工业是普遍存在的”。赵冈认为,手工业依靠家内劳动,构成了对新式棉纺织厂的抵抗。马若孟认为,新式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费正清、费维恺等认为,20世纪30年代以前,机制纱的使用加强了手工织布业。徐新吾认为,工业化兴起后,小农业与小手工业在家庭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黄宗智认为,商业化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手工生产的家庭化。林刚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论述了在工业经济条件下,农家自给性生产(织布)的发展。杨懋春对山东一个村庄的解剖表明,尽管农村土布受到了洋布的竞争,但农家依然用旧式织机在家织布。日本学者岛一郎认为中国棉纺织品市场较小,工业品亦受土布的竞争。④

      另外,李伯重对1550—1850年江南手工业的部门、体系、结构、生产水平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他与彭慕兰对江南手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能源问题的论述,曹幸穗对苏南农家田场规模与副业关系的探讨,美国学者威尔克《中国的现代性与农民之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半殖民主义》所涉及的现代工业与农家经济的关系,日本学者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之诸问题》对农村手工业的量化研究,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经济研究》对中国农业资源的关注,安场保吉等编《前工业化时期之经济与社会》与山本进《清代的市场结构与经济政策》对前近代社会经济进行的宏观讨论,均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⑤

      本文拟对近代江苏省的研究,来解剖工业化对不同地区的农家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极不相同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背后的基本动因。

      一

      明清时期,苏南大多数地区家庭手织业比较发达,“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⑥ 清中叶后,苏南家庭手织业已超越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大部分产品为市场生产。由于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松江成了早期近代中国的兰开厦”。⑦

      包世臣指出:“东南地窄,则弃农业工商。”⑧ 松、太地区手织副业的收入比重逐步上升,农业生产的空间不断被挤缩,最终导致手织副业成为农家生产的主业,⑨ 而农业生产则成了真正的“副业”。乾隆《嘉定县志》称:“男耕得食,女织得衣,普天所同。而嘉邑之男以棉花为生,嘉邑之女以棉布为务。植花以始之,成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以资食用。”⑩ 棉花棉布甚至完全替代了稻米成为主业。时人写道:“国家下数十万艘以转漕江南,惟嘉定得免。盖其地无一粒之产。”(11) 宝山县农家对织布业的依赖程度也极深,该县“版籍虽存米额,其实专种木棉……小人之依全在花布织作”。(12) 据估计,1860年松江府的总人口为300万人,年产土布30420560匹,共需182523360个劳动日;(13) 以每家5口、每户1.5名织布者计,需要松江所有家庭每年织202.8天。应该说, 织布是这一时期松江农家名副其实的主业。

      一些学者认为,江南农妇的纺织收入,应该高于长工,有的农妇既要养家,还要供子孙读书,有的还因此致富。(14) 织布在不少地区成了农家的主收入,家中各项开支均有赖于此。在有些地区,一人织布甚至可以养活一个数口、乃至八口之家。(15)

      据《江苏省通志稿》,依靠纺织独立供养家庭而被旌表为“贞孝”的女性中,太仓州最多,有20位,其次为松江府,有10位。(16)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手织业是这些地区许多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在松、太地区,乡村女性织布能手总是许多家庭托媒求亲的对象。(17) 为了把女儿留在家中,不少父母要求女婿入赘, 所生子女一半随父姓,一半随母姓。(18)

      许多男子也参与纺织。早在明朝时,松江地区,“镇市男子,亦晓女红”。(19) 清人关于松江织布业的诗中写道:“乡村男妇人人谙。”(20) 有些男子的织布技艺甚至胜过女子。如昆山地区,“至于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21) 20世纪60年代,上海四乡的手织户均强调民国以前男子普遍纺纱这一社会普遍现象。(22) 上海农村地区向有“男纺女织”之说。(23) 有人认为太湖周边地区的男子普遍参与纺织。(24) 作为农业社会主要劳动力的男子大量从事手织业,说明该业已成为许多农家的主业,并不仅是由妇孺承担的低报酬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