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汗国时期新疆的手工业生产管窥

作 者:

作者简介:
蔡家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蔡家艺(1938—),男(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卫拉特研究

内容提要:

有关准噶尔汗国统治时期新疆的手工业生产情况,现有史料极为分散,且大都只有三言两语或片言只语,很难见其庐山真面目。本文拟根据个人所见资料,将其加以归纳、贯穿,并予以适当推导,以探索其发展大致脉络和生产水平。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429.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281(2006)02—0003—08

      有关准噶尔汗国时期新疆手工业生产情况,史籍给我们留下的记载寥若晨星,偶尔见之,也大都三言两语,或片言只语,很难见其庐山真面目。不过,如果我们利用现有记载进行投石问路,将那些零碎的史料,加以归纳、贯穿和适当推导,则仍不难窥其崖略。

      从现有记载看,汗国时期新疆的手工业生产,大体上可分为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两种。官营手工业大多数都是生产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而私营手工业则绝大多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手工业。

      一、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主要集中于北疆准噶尔地区,其中最重要的有矿冶、兵器制造、制呢绒和制革等。

      矿冶业。矿冶包括冶金、冶银、冶铜、冶铁、冶锡、冶铅等。《西域图志·土产·准噶尔部》云:“金名阿勒坦,银名孟固,铜名化斯,铁名特穆尔,锡名图固勒噶,铅名和尔固勒津。五金之中,多铜、铁、锡、铅……其铁最良。”①

      据记载,在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准噶尔人曾先后于伊塞克湖、喀喇巴勒噶逊、昌吉河源等地开采铁矿,② 于塔尔巴哈台等地开采银矿和铜矿。③ 他们用古老的方法进行熔炼。从事冶炼的工场,小的有数百人,大的达千人或数千人以上。1716年被俘至准噶尔在伊塞克湖当过矿工的俄国人索洛金说:“湖的四周铁矿相当多,”“由卫拉特人自己开采”。矿石开采后被“运到对岸山上的树林之中。在这个树林里,用老法熔炼,现在已改用熔炉。用炼出的铁‘制造(现在还是自己制造)刀矛、盔甲等。他们那里这类匠人现在已近千人’。不久前,被俘的瑞典军官列纳特改变了往熔炉输送矿石的方法,造成了舢板,把矿石由湖的一岸输送到另一岸,再从这里‘由浑台吉的属民取去,运到山上熔炼’。”④ 1748年到过塔尔巴哈台的沙俄使臣科托夫希科夫说:据他了解,“那里有称做布哈的银矿和铜矿。”“以前噶尔丹策凌时期由于达瓦齐诺颜的要求,上工的人多达千名,少则五百名。现在策妄多尔济纳默齐(按:指策妄多尔济纳木札勒)执政,什么人也不给,因为他跟这位诺颜不和。”他们“借助火药钻探采矿。用铜矿制造器皿……派到这个工厂的约三千人。”⑤ 根据以上记载,不难看出, 当时准噶尔地区的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生产水平了。金、铜、铁、铅、锡,南疆维吾尔地区也有较大出产。《西域图志·土产》云:“回部所产五金:有黄金,名阿勒屯;白金,名库穆什;红铜,名密斯;黄铜,名图持;……有铅,名库尔阿逊;铁,名图摩尔;锡不多产,名喀里叶。”⑥ 但它是官营还是私营?则不得而知。

      兵器制造。主要有刀、剑、矛、箭、枪、炮诸类。准噶尔人的刀,托忒语称“伊勒都”,形制与内地相同,“惟于刀欛之间,以铁两方,横抵之代护手”。枪有两种:一为冷兵器,称“济达”。长者约一丈二三尺,短者不下一丈,头用纯钢制成,长六七寸,刃柄绕以马鬃,又以驼毛为球,系于柄中间。柄末穿一孔,系以革条,以便携带。一为火枪,汉籍文献称“厄鲁特鸟枪”,“长四尺余,制如内地鸟枪”。噶尔丹统治时期曾以其火力猛烈而享有盛誉。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率兵侵入乌朱穆秦,清军在阿尔尼率领下与战于乌尔会河。噶尔丹军因在阵中以厄鲁特鸟枪进行射击,喀尔喀军畏其火力威猛,纷纷夺阵而逃,结果被打得大败。弓称“努穆”,形同内地而稍小,以山羊皮为饰,以马尾鬃为弦。箭称“苏穆”,形同内地而略短,箭杆质坚细而劲实。剑称“硕罗”,“长者三尺余,短者二尺余,剑鞘以皮为之,镡端有铜环。”胄称“都呼拉哈”,形状与内地同。或以铁皮置于胄前以障面。甲称“呼雅克”,俗称锁子甲,以铁制成,“间有用绵者”。⑦ 准噶尔甲在噶尔丹统治时期就很有名,史称“轻便如衣,射可穿则杀工匠”。⑧ 以其坚固精巧,深为清廷所重视。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阿睦尔撒纳叛乱被平定后,清廷为使其技术得到广泛流传,特将准噶尔甲匠奇齐克、玛木特、多尔济三人编入蒙古旗中,令于武备院从事制造。⑨

      在准噶尔人的兵器制造业中,令人瞩目的是火炮。准噶尔的炮,据《西域图志》记载有两种:“或高二三尺,圆径三寸,驾于驼背施放;或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木架上施放。”⑩ 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为了加强对炮的管理和使用,特于其二十四鄂拓克中建立了一个称为“包沁”的组织,由专门充当炮手的人组成,总数达1000户。

      准噶尔人何时开始学会制造火炮?从现有史料推测,大约始于17世纪70—80年代之间。梁份《秦边纪略·嘎尔旦传》载,噶尔丹在统一诸卫拉特以后,曾“取沙油汁,煮土成硫黄,取泻卤土煎硝”,制作火药。“又使回回教火器,教战,先鸟炮,次射,次击刺。令甲士持鸟炮短枪,腰弓矢佩刀。橐驼驮大炮,出师则三分国中,人相更番,远近闻之咸慑服。”这里所说的“鸟炮”,显然即是前述所说的“厄鲁特鸟枪”;“大炮”,即是前述所说的“火炮”。据说1682—1684年噶尔丹举兵进攻哈萨克时,就曾使用过这种大炮。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由于被俘的瑞典军官列那特的帮助,其制炮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列那特在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的驱使下,曾先后帮助准噶尔人制造过4磅炮15门,小口径炮5门,10磅炮20门,(11) 从而开启了卫拉特蒙古人使用和造炮的历史。为了改进造炮技术,1733年(雍正十一年)噶尔丹策零还致函俄国沙皇,希望其派人到准噶尔帮助“制造大炮和臼炮”。但由于双方边界问题没有达成协议,此事后被搁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