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与1973年以来的美国经济史(上)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布伦纳,美

原文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内容提要:

2005年6月,美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罗伯特·布伦纳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提交了题为《美国经济向何处去?》的论文。文章认为,“二战”以后的全球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长达1/4世纪的经济繁荣阶段,大致说来是1948—1973年;随之而来的第二阶段,则是持续的经济低速增长时期,也可称为长波的经济衰退期。就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经济衰退期不但持续到上个千年末,而且进入新千年后仍在延续。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生产能力长期过剩导致美国的制造业及其非农产业部门的利润率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持续下降。只有把握住这一背景,才能看清美国20世纪90年代后年期的经济过热、2000-2001年的股市泡沫、股价崩盘和随后的经济衰退,以及后来的房地产泡沫和步履蹒跚的经济复苏背后的大趋势:美国经济并非真的一枝独秀,而是危机重重。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长波的经济衰退期

      主流知识分子或遮遮掩掩或直截了当地否认经济衰退期长期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商业和政府的宣传者们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工业部门的去规则化已经导致了企业创新的加速;自由化的金融市场已经使得资本配置变得更加廉价和富有效率;工会组织的瓦解已经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富有弹性;税收的削减至少已经增加了对劳动力和投资的刺激;国家干预的减弱已经为企业家解脱了枷锁。他们认为,所有这一切,使得美国经济的发展远离困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久活力,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新经济的奇迹中达到了顶峰。对于那些较审慎的经济史学家们来说,这种长期低速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正常的、相当可观的经济增长现象,它表明经济在经历了战后奇特的繁荣期之后回到了均衡状态。上述两种观点都远未能对过去30年里经济发展的真正轨迹作出符合事实的解释。

      事实上,从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如生产率、GDP、人均GDP、实际工资以及投资的增长来看,自1973年以来的经济表现确实构成了一个长波的经济衰退期,并一直持续到千年之交,以致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康德拉季耶夫经济长周期的低谷阶段已经过去了。

      对经济持续衰退的最终检验,可以从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中得到证实。在1973—2000年间,资本主义经济并未使自己重新充满活力。1929年最富有的1%的美国家庭的收入占美国全部家庭收入的份额达到了最高点,大约25%左右;但是,在整个战后经济繁荣时期,这个份额就一直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1973年达到最低点,大约在10%左右。然而,在接踵而来的整个经济衰退期,这个比例却持续上升,到2000年上升到22%,几乎重新回到1929年的水平。同时,美国最富有的5%的家庭的收入在美国整个家庭收入中所占的份额,1973年是最低的,大约在15.5%左右,然而,在此后的27年的时间内,它却增加了不止1/3的份额,2000年达到20.8%,创下了20世纪的最高记录。反之,在1959—1973年间,美国的贫困率从22.4%下降到11.1%。但是,从1973年到1995年间,贫困率又上升到了13.8%,2000年的贫困率也还略高于1973年的水平,达到了11.3%左右。从1980年到2000年,私人部门员工实际报酬的年平均增长率几乎为零。在这20年间,劳动生产率(GDP/每小时)以年均1.4%的速度增加(1999-2000年达到了1.5%)。这个速度差不多是从1948年到1969年生产率平均增速2.65%的一半,也只是从1890年到1980年差不多90多年间2.3%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60%左右。在整个经济衰退期,富人和公司所有者的所得恰恰是以工人和穷人的所失为前提条件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们所得的增长并不是来自任何美国经济活力的决定性增长。

      全球生产能力过剩

      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实际利率的大幅提高和美元价值的飙升,把那些高成本、低利润率的企业大量地淘汰出局了,这就为美国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初步条件。在接下来的十年间,由于受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定所导致的美元贬值、零工资增长率、实际利率的下降以及为企业减税等有利因素的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产品出口急剧增长。在此基础上,制造业部门的利润率大大地恢复了;在制造业利润率增加了70%的情况下,非农经济部门的利润率随之也在这20年里第一次上升到了它在1973年的水平。1992-1993年间,就整体而言,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强有力的扩张期,其显著的标志就是,产出、投资、生产率、最后是就业率快速增长。这是90年代真正的经济繁荣期。如果这种繁荣的景象能够继续自我维持下去的话,那么,它也许就能给这一轮的长波衰退期划上一个句号。

      然而,美国经济的复苏未能延续下去,原因在于它不拥有复苏所必需的最为根本的条件,即不断增加的利润水平。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发生在世界经济非同步和极不平衡发展的大环境中:由全球范围内长期存在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导致的利润率持续下降,使得全球经济,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仍然处于一个低迷甚至更为糟糕的境况之中。早在1965-1973年间,激烈的国际竞争就加剧了初现端倪的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和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从而也把七国集团从长期的经济繁荣期推向了长期经济衰退期。与资本存量相比的剩余价值量的减少,导致了投资和就业的削减,因此,生产率和工资率也都下降了,这些都最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长期下降。

      根据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发生在制造业部门的相对于需求而言的总供给过剩的现象,或多或少地应该能通过正常的经济调节机制很容易地直接加以解决,也就是说,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一些资本会从高成本、低利润的部门流向高利润、低成本的部门。但是,对经济自行调节机制的这种期待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如期而至。占世界统治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型制造业公司,不仅拥有与供应商以及客户长期联系所建立的网络,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拥有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建立起来的、为创新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但是,要想有效地利用这些条件,前提是它们必须仍然呆在这个行业之中。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典型的做法是,选择在本行业内竭力连续投资而不改行业,通过提高本行业的竞争力以求获得业内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尽管全球许多制造业部门已经出现了供给过剩的局面,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地区首先是东亚地区的生产商,却能够把最先进的技术和相对较低的工资成本以及熟练的工人结合起来,不断进入这些行业,获得可观的利润。正像它们的先行者日本那样,首先是东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紧接着是东南亚的“小老虎”,再下来是中国,它们在质量良好的制造业中利用更熟练、更精巧的技术工艺造出的商品,潮水般地涌入了世界市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众多过剩的企业没有足够地退出产业,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又接踵而来,这两个方面相结合,自然使最初存在的供给相对过剩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了,按理说,它会引起更深刻和更集中的经济震荡,把那些高成本、低利润企业的生产资料淘汰出局,但实际发生的情况却不完全如此。这是因为,政府旨在刺激需求的联邦赤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出台,缩短并缓和了早在1969-1970年就开始支配世界经济的一系列经济衰退的长度和深度,从而长期化了而不是解决了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是,低速增长和缺乏活力继续支配着全球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