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献看考古出土的小粒炭化稻米

作 者:

作者简介:
游修龄,郑云飞,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   游修龄(1920- ),男,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考古研究人员常常集中注意力于栽培稻是何时何地从多年生野生稻驯化而来,包括籼和粳在内。对于一年生野生稻通常不在视野之内。事实上,除大量考古出土的炭化稻谷(米)外,在华东和华南的新石器遗址中还出土有少量小而轻的炭化稻谷(米),时间约距今4000至6000年前。这些小粒种稻谷(米)在古籍尤其是地方志里,都有不断的记载,其中很少一部分至今还有种植。本文列举理由,以证明这些特别细小的出土稻米可能直接由一年生野生稻而不是多年生野生稻驯化而来。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S-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6)01-0010-06

      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栽培稻(Oryza sativa)的起源,沿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米)研究栽培稻的起源;二是从现代生境里还有分布的普通野生稻(或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的分类学和遗传学研究栽培稻的起源。

      遗传学者研究多年生和一年生野生稻的关系比较深入,因为这两种植物在现代环境里都还有存在,而考古发掘方面都对此避而不谈,只是笼统地鉴定出土的炭化稻谷(米)是野生稻或栽培稻,若是栽培稻,则集中注意力于区别籼和粳上,对一年生野稻则不见提起,这当然可以理解,因为考古发掘至今还无法区别两者。至于遗传学者对籼和粳的起源又有籼粳同源说(冈彦一等)和籼粳异源说(池桥宏等)的分歧。这一来,不免影响到问题的深入探讨。本文是讨论出土小粒炭化稻米的来源,不是探讨籼粳的起源分化问题,在叙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籼和粳的鉴别,但这不是本文要议论的内容,这是事先需要说明的。

      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炭化小粒稻米

      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出土炭化稻米(谷)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小粒型的,它们常同较大粒的炭化稻米合在一起,进行鉴定和讨论,因而淹没了它们自身包含的一些有意义的信息。我们选择了浙江尖山湾遗址,广东石峡遗址,江苏山绰墩遗址及龙虬庄遗址等都有炭化小粒种稻米(谷)出土、并有测定数据的四个遗址进行分析讨论。

      尖山湾遗址(2005年发掘,发掘报告在整理中)位于浙江省诸暨市陈宅镇沙塔村的南侧、会稽山脉西南段、开化江上游狭窄的谷地,遗址处在小山丘怀抱的一块平缓的山湾坡地,海拔约40米。遗址中的陶器为器表带铅光的黑皮陶,与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相同,表明是一处新石器晚期(4300B.P.)的遗址。这批出土的炭化稻米可说是已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炭化稻米中最短小的籽粒,同现今保存的水稻品种相比,也是最短的籽粒。

      石峡遗址在广东北部曲江县马坝镇西南,1973及1978年都出土了炭化稻米。该遗址也是一处丘陵地带的山岗,海拔约62米,遗址北面有马坝河,是北江的支流之一。遗址共三层,上层相当于西周至春秋,中层及其墓葬相当于夏商之际;下层及其墓葬距今约4000~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遗址的中层、下层及中下层的墓葬里都发现有栽培稻遗迹,其中下层的一个窖穴堆积土中发现了数百颗碳化的也非常短小的稻米。据广东省粮食研究所对该批稻米的长度、宽度及长宽比的测定鉴别,将它们区别为籼和粳两类。[1]

      绰墩遗址位于江苏昆山正仪镇北约2公里,东靠傀儡湖,西邻阳澄湖,高出地面约6米。遗址是一片大小不一的水稻田,有配套的灌溉水沟和蓄水坑等,遗址的⑥、⑦、⑨三层根据出土陶器确定为马家浜文化层,距今6000余年,出土的炭化米粒也很短小。[2]

      高邮龙虬庄遗址共有8个文化层堆积,经C14测定,第8至7层的年代距今7000~6300年,第6至4层的年代距今6300~5500年。在第4、6、7、8层中都出土有炭化稻米。[3]

      为了便于比较,现将这四处遗址的稻米加以汇总对比如表1。

      表1尖山湾等四个遗址出土稻米的测定比较

       遗址名称 长 度 平均 宽 度 平均

      长宽比

      尖山湾遗址

      4.20~4.564.382.28~2.342.301.89

       石峡遗址4.90~5.805.352.60~3.202.901.84*

       石峡(籼)5.10~5.8 5.472.60~2.902.732.004

       石峡(粳)4.90~5.305.10 3.0~3.2 3.14P

      1.625

       绰墩遗址4.10~5.404.782.70~3.603.161.51

      龙虬庄遗址

      4.55~5.804.982.24~2.472.352.11

      二、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炭化小粒稻米的解读问题

      由于籼和粳本身是栽培稻(O.sativa)下的两个亚种或变种,虽然经过人工的不断驯化选择,获得偏长和偏短的籼、粳类型,彼此间存在交叉现象是正常的,所以不论使用何种人为标定的方法去区别,总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这是客观实际的反映,不是测量本身不够准确的问题。何况这里面还包括籼粳怎样从野生稻驯化而成的理论阐释上的分歧和盲点。

      石峡遗址的籼粳区分依据是以长宽比在2以上(2.004)为籼,2以下为粳。如果把两者的数字合在一起计算,得出的长宽比变成1.84(表1第二项*)应该都属粳,与尖山湾遗址的1.89及绰墩遗址的1.51,同属粳型。

      为了便于对比,先从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野的穗部说起。普野的穗属圆锥花序,散生,穗颈较长,一般6~20cm,穗长10~30cm.,枝梗很少,一般没有二次枝梗。每穗粒数不多,约有20~60粒,多的也有100多粒。结实率很低,只有30%,多的可有80%。普野的米粒狭长,一般长约7~9mm,最长的可达10mm 。宽约2~2.8mm,长宽比约2.6~3.5,千粒重约19~22克。[4] (P4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