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统制经济思潮与自由主义者的反应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连国 山东理工大学 法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原文出处:
历史教学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历史条件下,与世界“统制经济”思潮相应,中国也出现了“统制经济”思潮,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左翼认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反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种,认同法西斯统制经济。第三种,对“统制经济”“计划经济”作客观研究,以之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或现代化模式。中国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等人由于其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缺陷和实验主义特征,因而关注政治与文化问题,忽略经济问题,对“统制经济思潮”持一种低姿态的怀疑态度,但也并没有坚决反对、为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经济辩护,在几十年以后他不得不为此进行反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6)02-0027-05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陷入严重的发展危机,不得不寻找自由市场经济的出路,出现了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对“九一八”事变后苦苦探索救国根本之计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些专制主义和统制经济“世界潮流”似乎意味着大势所趋。1933年以后,在中国学术界,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的大争论,也出现了“统制经济”和“现代化问题”大讨论。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等人关注于政治与文化问题,而忽略经济问题,除了介入“民主与专制”和“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争论,对“统制经济思潮”则持一种低姿态的怀疑态度,并未以经济自由主义立论、坚决地为自由市场经济辩护,表现了特定时代的局限性,是引人深思的。

      一、朝野上下的统制经济思潮兴起

      翻开1933年以后的报刊,就会发现有很多热烈谈论“统制经济”的文章。正如时人所论:

      “近年来‘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等名词,在国内刊物上,成了很时髦的题目。”[1]“现在一般的知识界正在兴高采烈地提倡什么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等。”[2]

      当时的知识界普遍认为,这是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的大势所趋的世界思潮:

      “‘经济统制’‘计划经济’现在已变成了时代的标语,世界议论的洪水了。英国及美国的National Economic Planning与International Economic Plan ning,法国之Economic Dirgee,德国之Plan nwritschaft,皆鼎沸于论坛,酿成一般经济学教授不在讲坛上纵谈‘统制经济’就不足以显其本色的样子。”[3]“现在经济思潮的争论,是经济统制化呼声趣高的时候,这种呼声是激于经济恐慌的波涛中,成了现在经济界争论的焦点。”“这几年,资本主义随着恐慌的狂潮,已一天一天走入没落的途中,美国如此,其他欧洲各国与日本都如此,‘资本主义的末日’这凄惨的呼声已响彻全球了。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恐慌,拯拔这末日的恶运……最普遍有力的(手段)就是所谓‘计划经济’或‘统制经济’。”[4]

      当时的知识界拒斥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统制经济、计划经济,的确蔚然成思潮。1933年发行的《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都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如大作一统计: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一篇;倾向于社会主义方式的约有5篇;认为应兼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之长,或主张采取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形式,即主张混合方式的,约有9篇”[5](p.357)。笔者统计,明确主张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仅有 1篇,占3.8%。这充分说明“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已成为当时思潮,而自由市场经济备受冷落。

      概观当时学术刊物上的有关文章,统制经济思潮大体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左翼认同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反对资本主义。如克己在1933年5月发表于《东方杂志》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指出,统制经济广义而言,分苏联“依共同意志总辖的经济”,“以营利经济为基本的,依国家权力的发动”的资本主义统制经济。前者是成功的,后者如意、英、德、美统制经济是变态的,“想克服资本主义机构内存在的本质的破绽,无异是一个梦想”。他认为统制经济发展的原因:(1)世界大战战时“统制经济”经验。(2)产业合理化运动的升华。(3)政治无力所引起的反抗运动。(4)世界经济的恐慌。(5)苏俄五年计划的成功。(6)集团经济思想的发生。[3]

      叶作舟将“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当作一回事。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采用“计划经济”的直接原因:其一,以利润为本位的资本主义,导致生产无政府状态和阶级斗争激化。其二,欧洲资本主义大战不得不采用“高度统制的计划经济”。其三,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各国萧条,“不得不有全盘的统制计划”。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会议”的无力,无法解决物价、金融、失业问题,因而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消极的,不能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6]

      第二种,认同法西斯统制经济的观点。如白芒在国民党特务机关蓝衣社刊物《前途》发表《统制经济的两大代表形态:苏维埃计划经济和法西斯计划经济》,认为:“近年来尖锐深刻的普遍的经济恐慌中,对于无计划的自由主义经济,早已觉得失望”而怨声载道了,统制经济的呼声,成了现在的普遍要求。在两种统制经济形式中,法西斯统制经济与苏维埃计划经济有本质区别。苏联计划经济由中央集权强制推行,排斥赢利竞争,从纯理论出发,反对国民生活和历史传统。而法西斯经济,却是以个人的意志与事业家的精神来支配的一种现实经济制度,求阶级调和,尽量利用既存制度,使其有效的制度。意大利法西斯就是从意大利民族精神中产生出来。因而是中国应该仿效的。

      第三种观点,对“统制经济”“计划经济”进行客观的研究,以之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或现代化模式。

      如郑独步认为,统制经济就是以协调国民生活、发展国家经济为目的,对于国家经济行为总体加以合理统制,而扫除经济行为之矛盾冲突,因此,“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是)正相反的”。而现在是“以国家斗争为单位的时代,则经济行为不能不以国家的特殊意志加以适当的统制”,发达国家用统制经济提高国力以胁迫各国,而落后国家则以统制经济“整理发掘本国国富,期与各国并驾齐驱”,以“防御经济侵略”。中国由于“未能适应今日社会环境的需要,以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促进经济社会的向上与统制经济的迈进,故已陷于经济恐慌的深渊”[7]。因此中国必须采用统制经济以挽救民族危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