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群共生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殿军,冀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罗殿军(1964—),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发展、组织行为;   冀田(1981—),男,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研究与发展管理

内容提要: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群特征。群内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保持已经取得的竞争优势,持续做大做强。以学习网络为基础的共生环境是群内企业发展战略的起点。基于共生环境,讨论了在产业群不同演进阶段企业所需核心能力的不同。将应对共生环境的重点放在合作之上,建立知识联盟并寻求知识领导地位,开展国际间合作,不断拓展企业学习网络是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产业群内大型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字号:

      修改日期:2006-04-28.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308(2006)04-0047-07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群特征.产业群或产业集群(cluster)指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我国的珠江三角地区,浙江环太湖、宁波、温州等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演进出电子、轻纺、低压电器等民营企业产业群.这些产业群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过重大推动作用.同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民营企业产业群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的成功,具备一定的偶然性,企业发展缺乏明晰的战略框架指导.

      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从知识创新和扩散的角度考察产业群现象[2~4],产业群被认为是一个包括企业、大学、专业市场等参与者的社会共同体.参与者掌握不同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组织学习互相交换信息,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经营、资金等各种问题,实现知识的创新和扩散.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的产业群存在同样的知识创新和扩散现象.例如,刘清华等认为我国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产业群的竞争优势在于企业间以密切交流、信任和合作为基础的高效的知识转移速度和效率[5];陈荣忠等认为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是保持产业群竞争优势的手段之一,并讨论了产业群内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特征[6].这些文献的研究重点要么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群,要么是产业群内企业管理的某一方面,没有将作为企业外部环境的产业群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考虑.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传播和扩散速度的不断加速,竞争日益国际化,对产业群内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低档次、低技术、低附加值、自主创新少的“三低一少”产品为主的我国民营企业产业群面临极大的挑战.为此,产业群内企业,特别是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必须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应对新的挑战,持续做大做强.

      企业战略的核心是如何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7],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企业对知识的吸收和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的关键.对于处于民营企业产业群中的企业而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产业群的特征、结构、知识创新和扩散的速度和效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外部环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企业必须根据所处产业群的演进阶段,制定相应战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核心能力.

      1 战略起点:基于学习网络的产业群共生环境

      企业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是企业所处的环境.产业群是群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一般认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群不仅包含大量联系紧密的企业,而且包含大学、科研院所、专业交易市场、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这些参与者一起分工明确、密切合作构成了群内企业的外部环境.

      在产业群的参与者之间存在一个以知识流动和共享为纽带的学习网络,它加速了企业间知识的流动,提高了企业创新的速度[8].参与者之间的学习网络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通过提供基础设施、行业信息服务、资金支持构成了产业群发展的平台.专业交易市场吸引大量的买家,使群内企业获得最新、最全面的顾客需求信息,促使企业保持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由顾客的需求信息导致企业创新的需求和对新技术的追求.这一方面敦促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向大学、科研院所等专业知识生产机构寻求帮助,形成了企业与专业知识生产机构之间的知识创新和流动渠道.

      

      处于学习网络中心的是产业群内的大量企业.Maskell[9] 考察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同一产业群内不同企业间以及不同产业群间三个层次的知识创新和扩散机制.然而,这仅是对产业群学习网络现象本身的研究.从企业战略角度看,产业群内学习网络只是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对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描述,而不是从产业结构、竞争因素的角度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考察,无法作为企业战略的起点.本文认为共生环境才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起点.“共生”指企业间彼此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

      1.1 上下游企业间的依存关系

      围绕主导产业,企业群内存在大量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包括生产流程上的配套企业),它们之间协作非常紧密.以浙江省大唐镇袜业产业群来看,群内包含了1000多家原料生产企业,300多家缝头卷边厂,100多家定型厂,5家印染企业.企业在群内可以方便找到原材料、中间产品的供应商,零部件或部分产品工序也可以通过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来解决[10].反之,对于处于上游的供应商来说,下游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量直接决定它们经营的好坏,一个主导产品的兴盛,往往可以带动与其配套的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兴起.这样,产业群内的上下游企业间就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共生共荣的依存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