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融资券曾被民企称为“及时雨”,但在福禧投资公司老板张荣坤被拘之后,旗下发行的10亿元短期融资券立刻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同时更让人们关注到的它的民营背景身份。同时,这也使得刚刚发行了一年多的短期融资券市场在经过最初的蓬勃发展后,突然遭遇一场寒流。 福禧短期券事发牵连众民企 据了解,今年3月初,福禧投资发行了面值1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 开创了国内非上市民企公开融资的先河。在“福禧事件”发生之后福禧短期融资券的价格曾由100元跌至50元,评级由A—1级降至C级。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只能投资信用评级在A—1级及以上的短期融资融券;证监会也要求,货币市场基金只能投资A—1级及以上的短期融资融券,C级的信用评级已远低于货币市场基金和保险公司所允许的投资级别,这样迫使持有福禧短期融资券的机构只能不计成本进行清仓,因此短期内该券价格面临大幅下跌的可能。这对投资者而言,福禧短期融资券无疑变成烫手山芋——持有不符合规定,卖出又损失太大。 张荣坤东窗事发,不仅使旗下福禧投资公司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价格贬值,其民营背景身份,也连累了众多即将发行短期券的民营企业。 日前,同样是民企而且评级是A—1级的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决定临时变更其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将原定于5.5亿元的发行规模减少至2亿元,发行规模缩水70%,从而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建立以来,首只缩量发行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并于6日发布公告称,第二期3.5亿元将根据企业资金实际需求及市场情况择机发行。据了解,其发行在市场上也受到冷遇。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同业市场处的邹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市场层面看,福禧事件对于民企发行短期融资债券肯定会有影响。因为市场总会青睐那些信誉好、信用高的企业。信誉好的企业就算利率低也会有人买,没有信用保障的企业就算发行的债券利率高也有可能无人问津。这样一来,信誉好的企业和普通企业之间的利率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此外,中介机构在选择发行对象上会更加慎重。比如这次福禧事件,可能就让很多中介机构意识到选择民营企业所承受的风险会更大些,今后选择发债企业就会更趋于谨慎。 据了解,近期民企短融券的发行遭受机构冷遇。有机构坦言,尽管民企的信用评级达到A—1级,但是由于需求减弱,推销的过程非常吃力。民企短期融资券在发行过程中遭遇阻碍,无疑与“福禧事件”的发生密不可分。 虽然目前福禧短期融资券的最终命运生死未卜,但其作为国内债券市场成立以来的首例信用风险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影响足以令人深思。福禧短期融资券事件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短期融资券市场,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国”“民”同券不同命 从今年7月下旬开始,一系列关联事件在上海接连被披露出来。最初是上海公路富豪张荣坤“配合调查”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双规”的消息同步传出。据了解,张荣坤旗下公司福禧投资自2002年成立以来,几年间有40亿元左右的资金来路不明。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曾经接受张荣坤旗下福禧投资战略入股的上海电气也被牵扯进来。 虽然此次福禧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张荣坤和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明同时出事,但两个公司因此而受到的影响却截然不同:福禧公司的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已直接由A—1降为C级,而作为国有企业的上海电气至今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消息传来。“国有企业信用较稳定,抗风险能力也较强,而民企在这方面则弱得多,企业性质天生决定了这一点。”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短期融资券作为信用债券,“国字头”和“民字头”的发债企业在评级、审批以及定价等各个方面都待遇有别。 由于短期融资债券是以信用支持进行无担保发行的,因此据了解,有些基金管理公司在内部规定,不得购买具有民企背景的短期融资券,这不得不说是对民企短期融资券的又一打击。 据了解,刚结束发行的江苏恒力化纤企业短期融资券的票面利率水平上升至4.75%,这一收益率水平不仅创下了一年期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的历史新高,再如果算上各种成本费用,其与一年贷款基准利率水平已相差不到60个基点。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的筹资成本正在向贷款利率水平逼近。而与民营企业相比,目前国有企业发行短融券的总筹资成本与贷款基准利率的差距仍然保持在150个基点左右。 市场人士表示,这表明投资机构对民企短期融资券要求更高的信用风险补偿。 短期融资券还会走多远 据了解,自2005年5月央行开启短期融资券以来,短期融资券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9月4日,共计173家企业发行了236只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达3394.6亿元。 但随着7月底福禧事件东窗事发,短期融资券市场增长势头在8月明显减速。数据显示,8月份短期融资券发行量明显减少,为221亿元,其中有一周甚至没有发行,而7月份发行量为299.5亿元。 虽然短期融资券发行减量与当前的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福禧短券事件是导致发行减缓的直接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