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6)5—009—04 一 引言 家族企业网络作为企业网络组织的一种重要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具备一般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如介于纯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成员企业之间相互独立、平等又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等。同时,家族企业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网络组织形式,它又具备一般企业网络组织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如网络关系和企业活动主要建立在家族(或泛家族)社会关系基础之上,反映社会关系网络和企业的社区(或身份)属性;建立在血缘、亲缘、姻缘基础之上的家族信任以及建立在地缘、业缘、学缘、朋友缘等私人关系基础之上的泛家族信任是家族企业网络基本的运行机制。 综观现实中家族企业的成长历程,家族企业网络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它更是一种成长战略模式,家族企业向“强网络”化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成长战略模式演化能够弥补组织自身的柔软与不足(G.Redding,1991;Peng and Heath,1996;李新春,2002、2003), 这一点尤其是在市场形成经济(emerging markets)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与家族企业网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的是,目前学术界对此进行的研究十分有限,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尽管有部分学者指出,社会资本对家族企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Rabellotti,R.1997;陈介玄,1994;王苍柏,1998;雷丁,1990),但对于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家族企业网络的发展演化、具体的影响机制究竟是什么等问题的研究十分肤浅。基于此,本文将系统深入探讨社会资本对家族企业网络演化可能的影响及影响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就家族企业成长而言,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家族企业所处社会整体的信任结构或信任环境、企业内部的信任结构(主要指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管理者、员工等相互之间的信任结构);第二,家族企业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包括家族企业与上级领导机关、地方政府以及下属企业、部门间的纵向关系网络、家族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横向关系网络以及家族企业内部所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等,其中家族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家族企业家网络是核心。下面分别研究信任与企业家网络对家族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及影响机制。 二 信任与家族企业网络的演化 哈理森(B.Harrison,1992)认为, 企业网络的出现是由于存在“信任最大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事实上,信任是企业网络组织的基本运行(或治理)机制。对家族企业网络演进问题的研究,不能回避信任问题。关于信任,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其所下的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心理学者将信任理解为个人的心理事件。如多伊奇(Deutsch,1958)等人将信任理解为对情境的反应,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行为;Rotter、Wrightsman等人将信任理解为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交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社会学者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并认为它是与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如Lewis、Weigert、Coleman等人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决定的人际态度; 卢曼(Luhmann,1979)、雷丁(Griddens,1990)、巴伯尔(Barber)、祖克尔(Zucker,1986)和福山(Francis Fukuyama,1995 )等人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或伦理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 经济学者主要将信任作为一种治理机制来定义,认为信任是在价格和权威之外的另一种组织控制机制(Bradach & Eccles,1989),是组织运转的要因(Miles & Greed,1995;Miles &Snow1992;Plwell,1990),信任由于具有有限理性及专用性特点,是一种具备价值的无形资产(Mark Lorenzen,1998),信任或许跟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等因素相结合,但更重要的是,信任的出现在于降低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减少违约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信任的出现往往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Kreps,1986;Fbdenberg & Tirole,1992;Williamson,2001)。 综上所述,信任是一种与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紧密相关的,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的治理或控制机制。 关于信任产生机制及分类,西方学者Zucker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按照Zucker(1986)的划分,信任分为三种:一是基于过程的信任模式(此模式依赖于过去的交易经验,如信誉等),二是基于特征的信任模式(依赖于家庭背景或种族),三是基于制度的信任模式(依赖于社会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