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营环境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理论与实证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海东,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9   谢海东(1972- ),男,江西瑞金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理论与民营经济研究。

原文出处:
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投资经营环境在投资诱导和利润增长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对民营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经营环境优越的地区,民营企业获得了更高的经营绩效,但这种影响在不同管理模式和企业家年龄特征的企业间存在明显差异。我们还发现,在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的各项政策中,融资政策对企业绩效增长具有最强的影响力。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6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3-0104-04

      一、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过去人们只是从宏观层面将投资经营环境理解为那些一系列激励企业加大生产性投资、创造就业和规模扩张的特定因素。研究者们也仅仅关注诸如一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之类的总量性指标,并在对国际性专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得到各国企业投资经营环境指数的简单数值,而产权的安全性、政府治理等问题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使得人们在研究过程中难以将特定政策的效果与更广泛的制度安排产生的影响区分开来。为突破这一局限性,研究者们已经开始从企业层面寻找区域性投资经营环境对于投资决策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的微观证据。与此同时,人们对投资经营环境内涵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投资经营环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一系列关于经济、政治稳定以及国家外贸外资政策的宏观或国家层面的问题;第二是一国监管框架的有效性,它涉及到市场进入与退出、劳动关系、金融与税收的效率与透明度等;第三是可利用的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如电力、交通、电讯和金融。

      从理论上讲,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不仅吸引投资,而且具有投资导向功能。投资经营环境可能通过两种机制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一种是投资诱导机制,一种是利润增长机制。构成投资经营环境的每一个因素都代表着一个诱导因子,各因子诱导力的交织作用导致了资本空间转移的不同流向、速度和规模,从而产生诱导效应(贾晓霞,杨乃定,2004);利润增长机制则主要与投资经营环境中涉及成本的构成要素有关,它使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实现程度形成稳定的预期。如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高效的政府服务都可以直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利润。世界银行是对投资经营环境关注和研究最多的国际性组织之一,其开展的投资环境调查项目覆盖53个发展中国家的26000家企业,经营环境调查项目覆盖全球140个国家,并与国家统计局合作进行了多次针对中国的调查。基于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国外一些学者就投资经营环境是否影响企业绩效、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并提供了许多经验证据的支持。Dollar(2003)利用中国23个城市的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投资环境对企业层面的经济绩效有重要影响,其中进入和退出壁垒、融资可获得性在决定企业绩效上扮演了重要角色;Mary等(2003)在对投资环境的组成要素进行定义和测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Geeta等(2003)关注于经营环境中不利于私营部门发展的制约因素,他们发现,即使在一国的非官方经济中,制度、政策和治理方面的指标也会对企业的销售和投资增长产生影响;Fabiano和John(2004)把投资经营环境和企业生产效率联系起来,试图识别哪些因素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竞争压力是投资经营环境中的最关键因素,其对企业生产率水平差异的解释力大大高于基础设施和与政府寻租、官僚作风相关的其他因素;Alvaro和J.Luis(2005)以中美洲国家的调查数据为例,从方法论的角度就投资环境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评估和讨论。

      投资经营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但早期的研究基本围绕投资经营环境的评价问题进行。戴园晨(1994)认为投资环境是一个发展的可塑的动态概念,对其评价要着重于它的整体功能;鲁明泓(1994,1997)对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估,解释了外商投资地区分布的差异性;王元京等(2003)对国内外投资环境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评价。白重恩等(2004)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考察了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文余源等(2002)以武汉市为例研究了城市综合投资环境的绩效问题。对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研究也很多,如刘祖春(2000)分析了私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存在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多仅限于一般性的描述,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持。

      二、数据、样本和变量

      本文使用的投资经营环境指标、民营企业经营绩效指标及其他相关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江西省企业调查队2003年开展的《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专项调查》。该调查覆盖了11个中心城市的1118家工商企业,调查内容涉及投资经营环境、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该调查将投资经营环境指标设计为两大类:一是“硬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二是“软环境”,包括政府服务、社会环境和要素市场。每一项中类指标均由具体的细分指标组成,如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水电气的供应及通讯设施等,社会环境包括法律法规、城市管理水平、民情民风,政府服务包括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纠纷解决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决策能力等。该调查通过向企业家发放问卷的形式征询他们对投资经营环境的评价,受访者被要求对每项指标按满意程度从1到5打分,分值越高表示越满意。为了计算投资经营环境综合指数,本文首先使用加权方法分别计算硬环境指数和软环境指数,然后按0.4、0.6的权重得到投资经营环境综合指数。硬环境中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权重分别为0.3、0.4、0.3,软环境中政府服务、社会环境和要素市场的权重依次为0.4、0.4、0.2。表2列示了分地区投资经营环境综合指数。

      国内外关于企业绩效的研究通常使用揭示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但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地位的特殊性,在当前的法制环境和诚信体系下,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利润隐瞒动机,其报告的利润指标往往低于实际水平①。因此,采用利润指标来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问题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为了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克服或减轻利润隐瞒因素给研究结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不使用单一的、较为敏感的损益类财务指标,而是从企业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三个维度选择多项指标,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它们降维、压缩后,计算出各个样本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得分。本文选取的财务指标有四项:流动资产周转率、速动比率、销售毛利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些指标既包含利润水平信息,也含有利润前项指标,根据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我们认为这些指标经综合处理后更接近于真实的企业绩效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