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4X(2006)01—0103—06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走了一条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片面追求规模的数量扩张,而忽视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低成本和价格竞争也就成为许多企业惯用的竞争手段。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短短20多年的发展历史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但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而技术创新能力的缺失和弱化使其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和游离于国际产业分工之外。要实现民营企业新一轮的快速成长,就必须打破既有的成长范式,从对低成本的过度依赖逐步转向基于能力的产品差异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就成为民营企业突破既有成长范式的一项战略举措。但是对于哪些关键因素促进或阻碍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还不十分清晰,识别出这些关键因素对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和培育基于技术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发展历史和总量规模都处于全国前列的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容乐观,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对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其在不同特征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检验,以期为不同类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性指导。 1 文献评述 创新理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某些机械的发明”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论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技术创新”的涵义。首次系统阐述创新理论的当属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Schumpeter[1],他对创新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一个概念、两个模式、三种观点。”:“一个概念”指他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两个模式”即企业家创新模式(Schumpeter创新模式Ⅰ)和大企业创新模式(Schumpeter创新模式Ⅱ);“三种观点”指的是垄断有利于技术创新说、长波起因于技术创新说和技术创新群集说[2]。Solo[3] 在对Schumpeter 理论进行评论时提出了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后阶段发展,这种“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因,既有来自于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压力,也有来自于企业员工和企业整体经济利益和精神追求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也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4]。技术创新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选择能力与进化机制的动态组织,创新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5]。官建成等[6] 对北京市213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自身的一种内在行为要求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才能得到增强,“自主”程度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高低。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的耦合及由此决定的系统整体功能,它是组织激励与支持其技术创新战略的特性集合。综合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大体可以分为3 类:一是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如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等;二是技术创新的产出指标,如新产品产出、劳动生产率、专利申请量等;三是反映技术创新能力性质、来源和影响因素等技术创新活动过程的指标[7]。技术创新是一个受制于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要想全面认识创新过程,必须通盘考虑影响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8]。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用于收集企业技术创新数据的OSLO手册[9] 中,许多指标涉及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企业内部来看,OECD[9] 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总体上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相应地,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也就包括产品创新能力要素和工艺流程创新能力要素。以近3 年企业新产品平均销售率表示的创新产出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最终体现,专利技术申请量只是技术创新产出的一个中介变量,而R&D资金和人员投入则是技术创新活动的表现形式。从企业外部来看,虽然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的“政府主导”模式已经让位于“企业主导”模式,但是地方政府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和创新政策的制定来激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高建[10] 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资金不足是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之一,但是缺乏资金并不是所有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首要障碍,而缺乏人才和信息以及体制不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人才资源供给、技术和市场信息、技术创新管理能力、融资环境、地方政府技术创新促进政策等,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而造成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并非来自企业外部,内部的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制度安排才是关键。 2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2.1 调查和数据收集 本次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主要集中在2003年6月~9月。整个调查和数据收集过程分为典型企业访谈、问卷设计和试调查、深度访谈和正式问卷调查3个阶段。 我们在浙江省选取了慈溪家电、海宁皮革和柳市低压电器3 个产业集群的民营企业作为抽样对象,这3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成长阶段和组织状况都有较大差异, 对浙江民营企业应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问况调查和数据搜集过程中,得到了慈溪、海宁和乐清市经贸委和集群所在地的地方镇政府工办、企业管理所的大力支持和合作,使得调查能够顺利进行和深入下去。在样本企业的选择上,采用地方政府推荐和随机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做到不同规模、不同组织形态、不同成立时间、不同发展状况的企业都有所涉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在调查方式的选择上,采用上门调查和镇政府工办、企业管理所等机构代为调查两种方式。在上门调查过程中,同时对部分典型民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如惠康、奇迪、雪豹、富邦、蒙努、卡森、正泰、德力西、天正等,着重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形成与培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开放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