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邮政民营化改革解析及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吴汉洪(1957—),男,广西崇左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原文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日本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基本背景是邮政公社在日本邮政事务中居绝对垄断的地位,这样的业务结构有诸多弊端。邮政民营化改革是小泉政府实现其“小政府、大经济”施政纲领的具体体现。尽管邮政民营化改革议案最初遭到了部分国民、在野党和执政党的反对,但小泉所采取的“问信于民”的策略使邮政民营化改革议案最终获得了通过。日本邮政民营化改革对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的启示是: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重视体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问题;重视“问信于民”的改革策略。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X(2006)02—0059—06

      2005年8月8日,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对108票的结果否决了小泉政府邮政民营化议案。在随后召集的临时内阁会议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宣布解散众议院,并于9月11日重新举行大选。之后,在9月11日晚,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压倒性的多数赢得第44届众议院选举。一个月之后,2005年10月11日,日本众议院以338 票同意,138票反对,1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邮政民营化改革议案。10月14日,日本参议院以134对100票的表决结果批准了邮政民营议案,这标志着小泉纯一郎的邮政改革计划取得关键性成功。在这一事件中,为什么日本的邮政改革议案如此牵动了日本的政治神经?日本政府邮政民营化改革缘何出现了一波三折?这一事件对2005年悄然启动的中国邮政体制改革有哪些启示?等等,都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话题。本文对日本政府的邮政民营化改革进行了解析,并归纳出对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日本邮政民营化改革解析

      邮政民营化被日本政界称为小泉政治的“初恋情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任邮政大臣之后,小泉就下决心要将邮政省改造成民营企业。只因当时小泉还没有能够主导改革进程的实力,所以壮志未酬。

      2001年4月出任日本首相后,小泉就高举改革大旗, 提出了没有改革就“没有日本社会的将来”等口号,除了在经济结构方面大力推进改革之外,还决定对邮政事业、道路交通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等进行大手术,实施彻底的改革。2002年日本通过了成立邮政公社法案。2003年日本邮政公社正式挂牌。为了更好地推动邮政民营化改革事业,在2004年日本参议院选举后,小泉重新组阁时,增设了负责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内阁大臣,并任命他的校友、原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竹中平藏为“邮政改革担当大臣”,负责领导和策划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具体事务。2004年9月,竹中平藏提出邮政改革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将邮政公社一分为四的改革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将现在日本邮政公社从事的邮政、邮政储蓄和邮政保险三项主要事业进行分割、重组,改造成四家股份制公司。

      按照这一方案,首先于2007年4月将现在的邮政公社改组成由政府100%控股的股份公司,并将邮政公社邮政、邮政储蓄、邮政简易保险三大业务分别改组成“窗口网络服务公司”、“邮递公司”、“邮政储蓄公司”和“邮政保险公司”。这四家公司全部归邮政公社改组成的股份公司控股。

      邮政公社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日本政府还将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这四家公司能与其他同行展开平等竞争。同时,取消邮政系统职员目前拥有的国家公务员身份,使他们成为普通民间企业职员。然后,政府分批出售持有的公司股份,使公司逐步成为由企业法人和私人持股的民营公司。

      方案还规定,到2017年4月,上述4家公司将完成所有民营化改革程序。其中,邮政储蓄公司和邮政保险公司将成为完全独立的民营企业,其权利和义务与其他金融机构完全相同。在这两家公司实行民营化3年后, 政府将其持有的所有股份在证券市场上出售。邮递公司和窗口网络服务公司则由一家政府持有三分之一以上股份的控股公司控股。

      为了了解被小泉寄予厚望、视为“明治以来的大改革,改革中心的改革”的邮政改革背景,有必要了解日本邮政公社的基本情况。

      邮政公社由日本邮政省演变而来。根据日本国会1998年通过的《中央省厅改革基本法》,邮政省被改革,缩编为总务省邮政事业厅。邮政事业厅又于2003年4月1日挂牌成为邮政公社。目前,邮政公社在日本国内设有2.47万个邮局,资产达3万多亿美元,拥有员工约26余万人,主要包括一般邮递业务、邮政储蓄和简易保险业务以及邮政物流业务。邮政公社在日本邮政事务中居绝对垄断的地位,任何民间企业或个人都无权进入邮政市场参与竞争。这样的业务结构有很多弊端。

      首先,邮政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阻碍日本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截至2005年5月,日本邮政储蓄余额高达214.1万亿日元,约为2004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邮政公社的保险业务则相当于日本国内最大的四家人寿保险公司的总和。规模如此庞大的官办金融产业,无疑严重制约了日本金融系统改革的深化。

      其次,日本的邮政物流系统几乎控制了日本物流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日本陆路运输最大户。如2004年度,日本邮政系统承接的信函、包裹总数达250.4亿件,而日本著名的物流企业“大和运输”私宅配送部门的交易量仅为10.6亿件。

      在邮政物流领域,民间企业或者个人完全没有资格参与竞争。即使2003年日本邮政公社启动,实行所谓的企业化经营,负责邮政行政的总务省至今依然不批准民间企业参与邮政物流竞争,使总务省与民间企业的对立成为邮政改革的焦点。

      更离奇的是,尽管日本拥有近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但日本的邮政,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邮局局长,却延续着一种“世袭制度”,局长职位是老子退休交给儿子,世代相传。同时,邮政的“世袭制”与议员的“藩属制”相互结合,形成了紧密的政治链条,使日本的邮政系统演化为日本的政治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