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金融需求差异性研究

作者简介:
课题组组长:詹振国(1953.7-),男,内蒙古杭锦旗人,大专学历,政工师,现供职于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   课题组成员:吕仁君(1963.6-),男,甘肃静宁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   魏天和(1968.10-),男,宁夏固原人,专科学历,助理政工师,现供职于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   廖彩琴(1975.7-),女,宁夏固原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   何文虎(1981-),男,宁夏固原人,经济学学士,助理经济师,现供职于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

原文出处:
西安金融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宁夏固原市民营企业金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存在的差异性,并提出了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6X-2006(02)-0040-02

      一、辖区民营经济金融需求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一)资金需求种类的差异性

      当问及“你最想得到何种金融服务需求”时,19家民营企业均选择了“资金需求”,而对于“结算服务、金融咨询”等需求则显得不是那么强烈。当问及“你最想通过何种途径获取资金”时,有95%的民营企业选择了“银行贷款”,他们普遍认为银行贷款利率较低,融资成本较少、资金额度较大。调查中样本企业的资金需求满足率仅为29.69%,而其中通过银行贷款得到满足的仅有15.85%,可见,辖区民营企业金融需求的首要特点就是资金缺口大,实际需求满足率低。

      (二)融资方式的差异性

      首先,由于银行贷款利率相对较低、金额相对较大,几乎成为所有企业目前最渴望的融资方式。其次,民间借贷是目前许多企业不得已而采取的融资方式。在被调查的19家民营企业中,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融资的占全部调查样本的52.6%,其利率高达25-30%左右。再次,增资扩股是大部分企业不愿接受的融资方式。调查中,对我们提出的增资扩股的融资建议,大部分企业以该方式会分散管理权、出让红利而不愿接纳。

      (三)资金用途的差异性

      首先,流动资金需求的呼声较高。如固原金通机械有限公司,该企业生产的翻转犁供不应求,调查中我们就亲眼见到远乡近邻的农民持现金排队待购。可就是因为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原料难以到位,企业只能眼睁睁看70%的待开发市场和20年的专利申请逐年缩短而无力扩大生产规模。

      其次,项目资金是部分企业敢想而不敢言的资金需求。以固原目前最佳企业金泉公司为例,该企业是目前固原唯一一家出口创汇企业,2004年因申请项目资金和贷款无望,不得已挪用200万流动资金贷款以扩大生产规模,致使信用度降低,今年贷款遭拒。

      (四)资金需求时间上的差异性

      固原市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主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收购季节流动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使用高峰期往往都在每年秋后,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而加工企业货销款到则可能到次年四五月份,也就是说资金要跨年度使用,直到次年四五月份才能清偿贷款,而每年年底往往都是银行信用社收贷季节,这就增加了这些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贷款获取资金的难度。

      (五)资金需求额度上的差异性

      固原市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多在50万—500万元之间,许多小型的淀粉、药材加工企业甚至仅需10-20万元的流动资金就可正常运转,这就使以大客户为主营对象的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不愿意以这些民营企业为营销对象。例如该行2004年底向宁夏西海固国联马铃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了3000万元的贷款额度,3000万元对于国家开发银行来说是零散小额贷款,可对于该企业来说则远远超过了其资金消化能力,企业最后实际只贷了1000万元。

      二、民营经济金融需求存在差异性的根源

      (一)民营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局限于对农副产品的粗加工,趋同性严重,造成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盈利能力低。截止2004年底,全市民营企业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仅有30家,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仅有6家。

      (二)民营企业管理不科学,财务不规范。辖区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制定长期的生产经营战略,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的甚至完全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在财务管理方面,部分民营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财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的民营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会计人员,缺乏反映企业运行状况的基本信息数据。在调查中,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反映部分企业资金账外循环,甚至出现对银行、税务提供两套账的现象。

      (三)金融机构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难度。民营企业贷款平均每笔金额小、需求急、季节性明显的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在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前的调查、安排、审核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加之辖区金融机构自身规模小,资产质量低,人员的文化水平、业务能力跟不上民营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这也影响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辖区金融机构自身经营困难。近几年来,由于长期粗放经营的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举步维艰,加之个体私营企业贷款频率高、变化快,银行对其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的分析判断难度大,因此无力去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持与服务。

      (五)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目前,政府相关管理职能狭隘,如社会中介机构不健全、不规范,造成民营企业担保、抵押难,同时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而且民营企业培训服务体系的相对短缺。

      三、对策及建议

      (一)金融业方面

      一是要建立多极化的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消除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断层。需要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和一些中小民营金融机构进入到固原这样的小城市来,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要改善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在主动调查、择优扶持的前提下,精简贷款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周期,使信贷资金与民企资金需求时间、需求额度相配套。其次,建议金融机构改进对民企贷款方式,借鉴当前农村信用社“绿色信用贷款证”的做法,对那些信用佳、经营好的企业颁发信用贷款证,一次核定流动资金额度,一次审核,周转使用,随用随借。三是在对国有银行基层行负责人进行信贷责任制考核的同时,对其推行“无为问责”,促使分支行的业务思路由当前的“存款立行”转变为“贷款兴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