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制造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对义乌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调查

作 者:
刘辉 

作者简介:
刘辉,义乌工商学院国际贸易系现代物流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浙江 义乌 322000)

原文出处:
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加入WTO后面临新的市场环境,义乌市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使义乌市中小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等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的市场环境,和义乌建设国际化商贸城市的趋势义乌市中小民营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使义乌市中小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义乌市中小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首先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对义乌小商品经济的特色作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共有21个问题)。本次调查活动为期半个月,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82份。由于本次调查采用人员访问式,收回的问卷全部有效。调查组共4人,调查区分别选在小商品市场(篁园路)、宾王市场、针织市场、福田市场,调查对象是每类行业中挑选出的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的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从传统的农业小县一跃成为经济强市。2000年,义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列全国县(市)第20位,浙江省第4位;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亿元;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亿元,财政收入16.6亿元。其中,2002年实现小商品出口交易值16亿美元,含营出口3.9亿美元。一个小小的县级市,2003年前8个月出口额就超过12亿美元。一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县城,每天都有200多个标箱运向海外。这些在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义乌却成了现实。如今走在义乌的土地上,分明能感受到一股国际化热潮涌动:国际商贸城、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大厦、外商公寓……其中,著名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去年已成为国家外经贸部和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国际化已着实成为义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义乌市中小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义乌个体私营经济发达,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以商贸业为龙头,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2001年三次产业比重为5:51:44。

      (一)商贸业持续繁荣,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小商品市场以来,义乌市五易其址、八次扩建。目前,小商品市场经营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商铺4万多个,从业人员8万多人,汇集了28个大类10万多种商品,年成交额连续11年位居国内同行业榜首。新建成的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宽带网和电话接入每个摊位,汽车可以直接升至二楼和三楼。与此同时,义乌市还创办了30多个国内分市场,在南非、乌克兰、澳洲等地开设了5个国外分市场,与4000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总经销、总代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开通了国内至200多个大中城市的直达货运业务,形成了快速、便捷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一年一度的“中国小商品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2002年,该博览会升格为“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并由外经贸部参与主办后,更是取得了成交额15亿元的好成绩。

      (二)园区开发势头强劲,工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近年来,义乌市实施了“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的策略,依托市场发展小商品加工业,逐步构筑起规划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二大工业经济发展带,现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并形成了十二大优势产业,如服装、针织、工艺品、彩印、拉链等。义乌已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镇、苏溪镇日产衬衫90万件,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衬衫之乡”;以袜业为主的针织行业拥有袜机6万多台,其中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袜机3万多台,生产总量占全国的40%,其中“浪莎”品牌还获得了国内制袜行业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以饰品、装饰、相框为优势的工艺品行业,从业人员达7万余人,生产设备日趋现代,款式新潮、风靡世界,饰品总量占全国的65%以上;义乌拥有大小印刷企业400余家,并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印刷设备;拉链产量也占到全国的30%以上。专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文化用品专业园区的建设已正式启动,不久还将启动制笔、拉链、毛纺、化妆品等专业园区的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小商品制造基地正在形成。

      (三)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

      义乌市近年小商品出口增长迅速,自营出口连续四年增长翻番,有4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有500多名义乌人走出国门到国外从事小商品经营,义乌已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01年外贸出口交货值12亿美元,已有200余家国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了办事处,引进外资也是形势喜人。2002年1~11月,义乌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05.5%,外资投资园区首期开发的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一经推出,即被抢购一空。为了让义乌在原有小商品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制造业和技术创新体系,改变以往义乌工业小规模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义乌的产业链,从而增强义乌小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义乌市确立了研发中心建设“三步走”的发展设想:第一步,到2005年,全市企业研发中心总数达到100家,优势行业的研发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一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二步,到2010年,小商品制造业普遍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小商品的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初步实现国际化,初步确立国际性小商品的研发中心的地位;第三步,到2020年,小商品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化领先水平,在一部分领域占据重要的制高点。国际化小商品研发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