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简述与本文的研究重点
国外的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家族企业的寿命一般为23年左右,家族企业能延续至第二代的仅仅为39%,能延续至第三代的更是只有15%。而华人世界历来就流传着“富不过三代”这个带着宿命色彩的说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认为除了家族企业与其他一般企业的发展同样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家族企业的继任常常难于很好的解决,在权力与财富的代际传递过程中出现失误而最终导致企业衰败或消亡。可见,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传承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1] 与之相关的家族企业继任问题一直是研究家族企业的学者关心的话题。
在家族企业的继任模式方面,已有许多学者作了较有成效的研究。如潘晨光、方虹根据继任人的不同将家族企业的继任模式分为“血缘继承”和职业经理人继承[2];罗磊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华人家族企业继任模式的比较,发现华人家族企业的继任模式倾向于诸子分户析产制。[3] 家族企业的继承实际上包含着财产传承与企业控制权传承两个方面,二者相关,但并不同一。过去有关家族企业继任问题的研究没有对二者分开进行考察,主要原因乃是将家族企业简单地看作了家族企业财产,过于强调家族企业的财产属性,相对忽视了其实际存在的企业属性。笔者认为,关于家族企业继任问题的研究,在财产多子分承的文化中,更有研究价值的是企业控制权的传承。本文主要讨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传承问题。
从理论上看,家族企业控制权传承对象是多维的,按照与业主是否具有血缘关系可以将传承对象分为自己人与外人两大类,各类中的具体对象见表1。
表1 家族企业控制权的理论传承对象表
对象项目 继承人企业情况 备注
长子 业主有多子女的情况
自己人 长女 业主有多子女的情况
最有能力的子女业主有多子女的情况
其他股东家族企业股权多元化
家族相
可能出现的情况
对控股
外人职业经理人 指完全通过市
场选择的情况
最值得信任的朋友 介于社会信任与
家族企业之间
在上述的多维选择中,决定业主选择的因素是什么?理论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主要有社会环境、企业成长阶段、企业背景、企业规模等决定着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传承[4] [5] [6] 但是,这些因素对于业主选择家族企业控制权传承究竟如何发挥着作用,迄今为止还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和较为准确的回答。本文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家族企业控制权传承的诸因素对控制权继任对象选择的具体影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应用的分析软件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SPSS。
二、样本概况与回归模型选择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的家族企业为对象,共发出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23份,回收率为28.2%。在423个企业中,有42个因为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被删掉:其中14个没有满足家族企业的标准;另有28个因为漏掉了模型中需要的个别数据。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样本样本 百分比
样本 样本
指标分布
指标 分布
百分比
企业经营年限: 注册资本(万元):
两年以内10527.6
100以下 223
58.53
3-5年
15741.2
101-500 100
26.25
6-10年
7720.2
501-1000 348.92
11-15年 21 6.6
1001-5000215.51
16年以上 17 4.5
5000以上 30.79
业主年龄:2001年销售额(万元):
30岁以下 19
5
100以下 138
36.22
31-40岁 16844.1
101-500 116
30.45
41-50岁 15139.6
501-1000 63
16.54
51-60岁 3910.2
1001-500044
11.55
60岁以上 4
1
5000以上 205.25
业主学历:职工人数:
高中以下18849.3
50以下 22960.1
大专15640.9
51-100
7519.69
本科 31 8.1
101-200 4010.5
研究生及以上 6 1.5
201-300 153.94
300以上 225.77
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对家族企业的继任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考虑到不同因素可能对家族企业的继任选择存在不同影响,在表一所列出的六个可选的传承对象中,考虑到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创业者家族至少拥有绝对多数的股权,业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继任者。因此我们仅就表一列出的五个继任对象建立五个回归模型。影响因素(即模型的自变量),我们考虑了四个,分别是企业经营年限、企业规模、业主学历及业主年龄。因为企业的经营年限大体上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阶段,业主的学历可以反映业主决策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程度,一般的概念是,业主的学历越低,传统文化对决策的影响越大;业主的年龄基本上可以反映血缘关系的认同,一般的感觉就是,年龄越大,对于家族亲情的要求就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