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6)09—0120—03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众审美文化的迅速崛起。外来词“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并伴随着我们走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它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经济、文化、日常生活中,依然是使用频率较高、较时尚的一个词,本文试图在对“秀”的文化意义的剖析中勾勒出中国当代文化审美品格的嬗变轨迹。 (一) 在现代传媒中经常可以看到,“作秀”,“时装秀”,“内衣秀”,“恋爱秀”,“封面秀”,还有“秀一下”,“秀文化”等等,听起来新鲜时尚,富有感染力。另外,凡出现在传媒中的“秀”从视觉上也要特别一些,“秀”的外形一般都富有变化,多呈美术字样,且色彩绚丽,颇为抢眼。那么,似乎什么都能“秀”一下的“秀”到底是怎样出现和发展的呢? 词语是时代的镜子。每一个时代都会造就大量的新事物、新风尚和新语词。可以说每一个新词的出现都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密切相关。随着新价值观的出现而出现的新语词必然越来越受到认同并流行起来。今天活跃在我们日常文化生活中的新语词,如“爽”、“酷”、“炫”等词语的先后流行,就生动地反映出人们在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特殊的文化、心理需求,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新价值观的出现,新语词越来越受到认同,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喜欢追求时尚,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较快,他们讲求个性、渴望与众不同,往往喜用新词、“洋”词突出自己的品位、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时尚。 “秀”的流行生动地体现了当代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秀”是较早流行起来的一个外来词。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正值西方理论家所说的全球化、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改革开放,一些新鲜的东西开始慢慢地进入我们的视界和生活的同时,人们的话语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是在这个时候,show(“秀”)开始流行起来。它的流行轨迹大致是这样的:这个起先是在港台青少年中间使用的“秀”,随着夹杂着个别英文词的港台言情小说迅速进入内地青少年中间,充当起他们的文化消费品,随着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广泛,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流行语言,自然成为人们的首选,这时,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及时把英语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学中,这些都为show(秀)的流行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流行之初,一般习惯以英汉夹杂的形式出现,如“时装show”等。进入90年代,在净化汉语、推广普通话的呼声中,show以“秀”的形式出现的频率增多,“时装show”也就变成了“时装秀”。正是当代丰富、复杂的经济文化生活态势,使得人们能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接受、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也使得人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珍视成为自觉。 (二) 一般认为“秀”是个外来词,源自英文show,其实“秀”不只是单纯的show的音译记录符号,它的出现应该是外来词与汉族词语相互选择、相互融合的结果。这里“秀”出的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其中包含着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 Show的本义是展示,表演,即为有意显示、做出富于表演成分的动作的意思,先由港台地区引进,后传入内地的,起初在青少年中间广泛使用,后来逐步进入了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为什么要选用“秀”作为show的记单符号呢? 大多数外来词在进入汉民族语言词汇系统后,要经过一个改造、吸收为我所用的过程。因此,这个外来词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才有可能推而广之。Show之前曾译作“骚”,未流行。那么“秀”的优势是什么呢? 其优势在于它是一个音意兼译词。由于“秀”是单音节词,满足了汉民族吸收外来词时求简的要求,给人们带来使用上的便捷,因此采用了音译方式进入了汉语词语系统。这种从简从易的心理在近年来的许多新词语中都有体现,如“酷”、“爽”、“火”、“牛”、“帅”、“菜”等。 确定了音译方式之后,在众多的汉语音同、音近的语词当中选用了“秀”,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据《现代汉语词典》[1]P1915 释义: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秀。2,①清秀:秀丽,山清水秀,秀外慧中等。②聪明:灵巧:内秀,心秀。③特别优异:优秀。④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据《辞海》[2]P1417—1418释义:秀,其汉语本义有五项,其中常用意义有:1,指禾类植物开花。《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朱熹注:“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引申为草木开花的通称。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2,指草类植物结实。《诗·豳风·七月》:“四月秀葽。”毛传:“不荣而实曰秀;葽,葽草也。”3,指状貌或才能优美出众。 《楚辞·大昭》:“容则秀雅,穉朱颜只。”王逸注:“言美女仪容闲雅,动有法则,秀异于人。”颜师古注:“秀,美也。” 从辞书的释义中可以看出:秀的本义在于强调事物内在品质的外在呈现,即或指草木的花果,或指人的外表、才能出众,亦可进一步引申为出类拔萃、卓尔不群之意。在才能或成果(花果)的“呈现”或“展示”这一点上,似乎与Show有意义上的内在关系。因此选用“秀”作show的汉字符号,既满足了音译的要求,又满足了意义的寄托。可以说音意兼译词所用的汉字一开始就是具有意义的,它巧妙地利用了汉字自身已有的音义与外语词音义之间相同相近的巧合,起到了音同义也同,听起来借音,看上去借义,既像音译,又像意译,表面借音,实质借意的效果,如可口可乐,[3] 使音、意实现了完美和谐统一。“秀”的流行与它音意兼顾的成功翻译有直接关系。这样的外来词一经出现,便会被普遍接受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