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

作 者:
张晶 

作者简介:
张晶,中国传媒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
文学评论

内容提要:

图像是与传统造型艺术的形象相对而言的、由电子技术复制出来的虚拟性形象;图像以其动态性、连续性和直观性等特征使审美主体的视觉审美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而作为审美客体,也呈现着与以往的造型艺术形象颇为不同的特征;然而,在大众文化中,图像的泛滥也造成了审美过程中意义的弱化和审美判断的缺乏。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图像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已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图像在人们的生活中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这样也使人们处在更为泛化的艺术氛围之中。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其关键就在于图像或影像所据有的主导地位。海德格尔敏锐地指出:“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① 所谓“世界成为图像”即指人们以图像化的方式来构造我们的“生活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审美化”可以说就是“图像化”。这使我们对图像的性质产生了更多美学方面的思考。无疑地,图像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审美价值,但同时,也有很多非审美价值的存在,甚至是负面的价值。因此,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图像加以考量,有益于对当代以图像为其突出标志的当代审美现实有更为理性的认识。

      这里,我们所说的“图像”(包括视像、影像等)指的是凭借当代的大众传媒,通过电子等高科技手段大批复制生产出来的虚拟性形象。这样说是为了将当今时代成为标志性的审美元素的图像,和以往时代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区别开来。很明显,图像有着后者所无法取代的直观性、虚拟性和逼真性。图像在当代社会的无所不在,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分析图像对我们来说意义何在?得失如何?论及图像自然无法离开当前的文化特征,尤其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普遍性症候;不过,我们把关注点聚焦于图像自身的价值论分析与评价。

      二

      在美学的范围里,价值论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它使审美活动中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的关系得到了明确的揭示,而逸出了认识论美学的框架,同时,也使审美主体的作用得到了强化。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和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肯定或否定)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②。价值在审美关系中可以说是根本的属性,因为审美关系并非仅仅是审美主客体哪一方面的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正如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没有价值论的态度,要认识它原则上是不可能的。”③ 在审美关系中主体的评价性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当然, 这种评价是以审美体验而不是以科学认识为基点。我们之所以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谈论图像,也是因为由此我们得到了一种进行审美评价的权力。

      审美需要是审美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这是毫无疑问的。作为人的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审美需要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品格和发展史;而社会生活的变迁,必然明显地引起人们的审美需要的变化和发展。一般说来,人的需要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从人类的三种需要都可以萌发、产生审美的需要。绝对排斥审美需要的生理基础是片面的。当然,作为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审美需要主要属于精神性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从当前的审美实践来说,这种观点是颇为中肯的。消费社会中人们的审美需要无疑是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社会学和美学的趋势,深刻地说明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与审美需要的合流。对此,当代西方的著名思想家詹明信、博德里亚、费瑟斯通在对后现代主义社会和消费文化的论述中都作了充分的讨论。

      图像在人们的审美需要及其满足(有一大部分属于替代性的满足)方面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在消费社会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和以往有明显的不同。以往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基本上是衣食住行等条件,当然也包括财富的积累,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地还包括由符号和镜像印证的场域与身份的区隔。与此同时,人们的快感渴望也由以往较为单纯的生理层面变而为带有艺术和审美因素掺杂其中。电子媒介手段和数字化的艺术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费社会的文化系统,图像成为覆盖一切的东西,也因此具有了意识形态的性质。作为博德里亚的理论先导,居约·德波称消费社会为“景观社会”,他说:“在现代生产无所不在的社会中,生活本身展示为许多景象的高度聚积。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④ 德波所说的“景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像。他认为消费社会本身已经被景象所充满,而且形成了一个抽象的系统,生活于是融化于景象之中了。这就意味着,在景观社会里,物的使用价值已经消解了,交换价值本身呈现为交换的直接理由;由于大众传媒的作用,交换价值本身又被传媒所产生的图像所吸收,消费成了图像消费的过程。博德里亚则进一步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交换是发生在符号、形象和信息的层面上,他根据“符号—交换—价值”来理解当代世界,从而将商品的发展建立在符号逻辑中。商品形式被符号形式所遮盖。所谓“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图像化的符号。博德里亚用商品的符号价值取代使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使人警醒于当代社会突出的文化特征。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众传媒用电子科技手段每天都把难以计数的图像(影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形塑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新的观看方式、把握方式和理解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说:“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⑤ 我们所说的“图像”,是以电子科技为其主要生产手段的,其突出的特征是仿真性、动态性和批量性。显然,“图像”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广义的概念,这个大家族中的各种图像,其实也是有着很大差异的。比如,电影、电视剧中的图像、电子游戏、网络中的图像、广告中的图像和纸文本中的图像,其特质和给人们的审美感受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图像都是电子科技乃至数字技术的产物,与以往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相比,其共同之处在于其虚拟的超真实感。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是要靠审美主体对文字阅读后的想象而产生内视性的审美空间,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虽然给人以直观,但它们都带有艺术家的明显印痕,体现出强烈的形式表现能力,却难以使人产生置身于真实的空间之内的审美感受。相对来说,我们所谈论的“图像”就不同了,它们以电子科技所创造的类于高度真实的世界,往往使我们置身其间,而忘却了真正的现实世界的存在。这便是博德里亚所说的“超真实”:“影像不再能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其虚拟的实在。”⑥ 其实,我们在面对传统的造型艺术作品时是进入艺术家的特定的艺术世界,那些艺术形象带有创作主体的强烈色彩;而当我们面对大众传媒所制作的图像时,则如同进入了一个非常真实的世界之中,似乎无须经过艺术家的折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