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阳的美学

——还原为审美现象的美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阎国忠,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087 阎国忠(1937—),男,河北省昌黎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州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蒋孔阳有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将美学与艺术学做了区别,确认美学的对象是审美关系。所谓审美关系有双重含义,一是作为无自己定性的派生性概念,一是作为有自己定性的本原性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并存,表明蒋孔阳美学存在着深刻矛盾。蒋孔阳美学的精华处是从后一概念出发,将审美关系当作一种方法论,对美与美感作出的分析,及所提出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样富有创意的命题。蒋孔阳美学通过审美关系的讨论,将美还原为审美现象,从而摆脱了实践美学所面临的二元论的困境,走向了一元论。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字号:

      蒋孔阳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美学研究的。在当时的美学大讨论中,他写了几篇文章,但没有介入任何一派。正是由于这种超然态度,使他没有陷入各派所未能避免也难以避免的片面性之中。蒋孔阳认真观察各派围绕美的本质问题所展开的讨论,仔细地分析他们的得失,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最初的美学,写出了《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1959)、《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1979)、《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1979)等文章。与此同时,蒋孔阳为了回答面对的各种美学问题,悉心研究了德国古典美学,并于1980年出版了《德国古典美学》一书。德国古典美学的研究,使他对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西方美学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局限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表述的与美学有关的命题。据此,他为自己的美学找到并确立了两个基本的出发点:一个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美学的对象化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一个是马克思在扬弃了德国古典美学所谓“美的王国”之后提出的美学革命化和审美教育社会功能的思想。进入90年代以后,蒋孔阳开始围绕美学对象、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典型、审美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先后发表了《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1980)、《美和美的创造》(1980)、《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生活与美》(1981)、《美与美的东西》(1983)、《美与品》(1983)、《美学研究的对象》(1983)、《旅游与自然美》(1984)、《谈谈审美教育》(1984)、《对近年来我国美学研究工作的一些想法》(1984)等。1992年,蒋孔阳在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他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著作《美学新论》。在这部著作中,蒋孔阳明白地表达了将美学研究返回到审美现象的意向。他说,他所谓的“新”,就是“力图通过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通过我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应用到千变万化的客观现实中去,使之具有我自己的特点,具有我自己的‘新意’”。蒋孔阳并不想创立新的体系,但他通过“广泛联系和具体分析”,围绕美与美的规律、美感、审美范畴等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特点的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美学理论。之后,蒋孔阳还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其中值得重视的是1997年他与郑元者博士有关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对话。在这篇对话中,蒋孔阳的本来还比较朦胧的人类学思想澄明化和进一步深化了,而且由于这个原因,他的整个美学得以展开的空间大大地拓宽了。

      与蔡仪、李泽厚、刘纲纪、周来祥以及朱光潜等比较起来,蒋孔阳有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这就是他一开始就明确地将美学看作是与艺术学不同的学科。美学与艺术学的联系和区别是20世纪初德国哲学界讨论的重心之一。20世纪30年代,宗白华在中央大学讲课时分别开设了“美学”与“艺术学”两门课,他所根据的就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斯·德索在《美学与一般艺术理论》一书中表达的观念。其后,美学与艺术学在美学讨论中一般都被混同起来,而这样就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将美学限定在艺术领域内,排除了对自然美的研究;一个是将艺术与美等同起来,忽视了对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关注。蒋孔阳早在1957年出版的《文学的基本知识》一书中就表达了对作为与艺术学不同的美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他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该主要是艺术,因为“文学艺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因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是最自由、最合目的、最富有创造性美的活动”,同时,“人的美学趣味美学观点”“在文学艺术当中得到了最大量的培养”。但是,艺术的美是现实生活的美的反映,艺术的美必须以现实生活的美作为基础和检验的标准,现实生活的美可以离开艺术美而存在,艺术美却绝对不能离开现实生活的美而存在。因此,美学在研究艺术美的同时,必须把现实生活的美纳入自己的研究的范围之内。1979年,蒋孔阳在《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一文中对美学与艺术学的区别作了更进一步的表达。他指出美学和艺术学有三点区别:第一,从历史上看,艺术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美学是18世纪以后才独立起来的;第二,从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来看,美学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艺术学则以各门艺术为研究对象,研究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第三,从性质上看,美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评价,研究人的审美观,是哲学的组成部分,而艺术学研究的则是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艺术的性质、艺术创作、艺术的发展、艺术作品的构成等,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理解,蒋孔阳给美学下了这样的定义:“美学是以艺术作为中心,并主要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一门科学。”此后,在《美学新论》中,蒋孔阳对美学从艺术理论和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历史作了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定义作了这样的改动:“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对象,通过艺术来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来研究各种形态和各种范畴的美。”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