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费瑟斯通看来,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说就是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具有后现代特性,在消费社会,日常生活具有审美特性,影像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媒介人成为新审美生活方式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一、消费文化与后现代性 费瑟斯通认为,文化一词含义广泛,它可以是规范、观念、信仰、价值、符号、语言及代码;它还可以表明在文化领域内或高雅文化中,一个人、专家知识分子独立艺术与实践等的精神与知识的发展过程;在人类学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群体、人民、社会的整体性生存方式。费瑟斯通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哲学、社会与文化理论中的反基础的立场;后现代主义攻击艺术的自主性和制度化特征,否认它的基础和宗旨,艺术家并非独具慧眼,他只是命定了从事复制罢了,而且应该说是不矫揉造作地去复制,并有意模糊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符号等级秩序渐被摧毁;在强调视觉影像对文字、自我的初级过程对次级过程(或者说,投入式鉴赏对距离鉴赏)的重要性的时候,明显地存在一种由话语文化形式向形象文化形式的转变,历史有序发展的观念,应该让位于汇聚了对过去的影像、片断及场面的感知。在这些影像、碎片与场面中,你不可能去发现重要的秩序或价值判断基点,但是它被无休止地复制与模仿;后现代主义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一种强调对初级过程的直接沉浸和非反思性的身体美学;在日常文化体验的层次上,后现代主义暗含着现实转化为影像,将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产生一种刺激性的碎片体验;后现代主义所喜好的就是对以审美的形式呈现人们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因此,艺术和审美体验就成为知识、体验及生活价值意义的主要范式。 从以上费瑟斯通对后现代文化特征的揭示可以明显的看出,后现代文化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就是一种消费文化。他认为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实际上就是后现代文化。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产的社会,而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的社会。在后现代社会,消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与生产活动相应的对于产品的吸纳和占有,其对象不仅是被消费的物品,而且有针对消费者周围集体和周围世界的意义。詹姆逊在著名的资本主义三阶段理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一文中,他明确提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开始出现于二次大战后的某个时期(被冠以后工业社会、跨国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媒介社会等种种名称)”[1] (P19)。费瑟斯通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其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指出,消费文化,这一过去一直都是一种附带性的研究题目,一直被认为是派生性的、边缘性的、女性化的,是生产和经济这些男性化的中心领域的对立物。但是在现在,消费文化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已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消费两者都在社会组织内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的新阶段。他认为,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因为消费是后现代社会的动力,以符号与影像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化消费,引起了艺术和生活、学术与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间区别的消解,即使后现代形成一个同质性、齐一性的整体,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甚至反叛、颠覆合法化。如果说,资本逻辑的运用起源于生产这个论断是成立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存在这样一种消费的逻辑,它表明有一种社会性的结构方式,也即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按照费瑟斯通的理解,决不能把消费社会仅仅看做占主导地位的物欲主义的释放,消费文化是整体性的,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并广泛渗透于当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最大限度地占据个体主宰的自由时间。由此可见,费瑟斯通不是简单地排斥或否定当代社会中的消费现象,而是充分注意到消费在消费社会具有的核心地位和特殊意义,以及消费活动对社会结构与文化语境的内在特质,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界。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费瑟斯通认为,在20年初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他们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艺术,作为对博物馆与学术界中制度化了的现代主义之反动,就是基于这样的策略。在此,有一种双向的运动过程。首先,是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挑战,渴望消解艺术的灵气,击碎艺术的神圣光环,并挑战艺术作品在博物馆与学术界中受人尊敬的地位。其次,是与之相反的过程,即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大众文化中的琐碎之物,下贱的消费商品,都可能是艺术。艺术还可以在反作品中得到发现:如偶然性事件、不可列入博物馆的即兴即失的表演,同时也包括身体以及世界上任何其它可感物体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及先锋派的许多策略与艺术技巧,已为消费文化中的广告与大众媒体所吸收。艺术已经转移到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和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特别是在大都会中心,由于大公司及国家以艺术作为与公众关系的桥梁,使艺术市场得到扩张,艺术工作者及相关职业人员急剧增加,更加导致了艺术家角色的显著变化。有人认为,就艺术家群体而言,再谈论某种既拒斥大众文化又反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艺术先锋,不会有什么用处了。尽管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对那些忙于内城翻建的人不断强调文化在生活方式构建中的一般中产阶级来说,还具有一种很有吸引力,浪漫雄心。但是,许多艺术家已经放弃了他们对高雅文化和先锋艺术的信奉,转而对消费文化采取日益开放的态度。现在他们又向人们表达了去追随其他文化媒介人、影像制作人、观众与公众的意愿。因此,随着消费文化中艺术作用的扩张,以及具有独特声望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孤傲艺术的解体,艺术风格开始模糊不清了,符号等级结构也因此开始消解。这需要用一种多元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各种不同的品味,对待文化的消解分化的过程,其瓦解了区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基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再对广告的效果产生怀疑,相反却对它在审美谱系中位置表示由衷的祝贺。设计与广告,不仅与艺术混同在一起,而且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并象艺术那样被陈列进了博物馆。正如斯蒂芬.拜雷所论,工业设计是20世纪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化意味着生活被提高为艺术,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塑造成艺术作品。不要对日常生活感到恐惧,不要以为日常生活必然无意义的而感到焦虑,不要以为日常生活只是有待被改造的对象而没有独立性和意义,而应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情,与日常生活为友,与生活有一种存在的亲近感。理想的审美应该是以多种形式及千万种不同方式来实现自己,并对一切新鲜感怀有好奇。美的生活标准是欲望的实现、自我的扩张,对新品味、新感觉的追求,探索越来越多的可能性。现代人的典型就是花花公子,他把自己的身体,把自己的行为,把他的感觉与激情,他的不折不扣的存在,都变成艺术的作品。这种既关注审美的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把生活融入到以及把生活塑造为艺术与知识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应该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对新品味与新感觉的追求,对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的建构(它构成了消费文化的核心)联系起来。世界都具有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