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传播史上,印刷媒介的出现扩大了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时空范围,而电子媒介以可视可感的声画图像形式传播信息,强化了人们对声像信息的接受能力;如今,数字媒介几乎又改写了文化传播的全部面目,数字网络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播技术之一,给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传播技术(媒介语言)的每一次革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介形态的变化,而且“一切媒介作为人的延伸,都能提供转换事物的新视野和新知觉”①。它必然伴随着社会文化存在形态与方式的变迁,促使人们以新的方式看待自身及周遭世界,同时文化主体的审美趣味也会出现位移。当代媒介学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各种媒介并存的“混媒介时代”。人们不禁要问:混媒介时代的到来会对我们原来的文化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媒介的变革、文化的转向对文化主体的审美心理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当下审美活动中所出现的美感位移?这些问题都是近几年来我国文化研究界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媒介的特性及其形态变革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文本特性的互动关系等角度切入,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代文化:从阅读的线性作品到观看的非线性文本 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工业社会向商业化的消费社会的转型,西方社会借助于现代传播技术的驱动力,实现了由印刷时代迈入电子时代的历史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渐把媒介技术的优先权从印刷媒介转移到电子媒介,其文化的优先权也从原来的“词语”(word)转移到“影像”(image)上。这一转变的性质不容低估。这种基于电子媒介且根植于影像的文化,其全部权威是建立在以下认识论基础上的:人类知识主要靠观看世界而获得,而各种迅猛发展的传播技术已将其视觉化,照片、电影、电视、录像和计算机等带来了一大批数字化的艺术。观察力已成为当下人们理解力的一种隐语,比如“我看出”表示“我明白了”。许多日常习惯用语,从“一种看法”到“我看透了”再到“曝光”,等等,这一切无不表征着我们对于观看的依赖性已变得根深蒂固。影像文化在刚刚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所取得的压倒一切的优势,使得视觉被理想化到全知全能的地步。人们甚至利用注视的力量来规范今天的社会关系,其结果是在媒体时代观察要比相互交往更被优先考虑。当前“影像”观看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替代“词语”阅读的方式。于是,一个以电子传媒为主导、印刷传媒参与构筑的影像文化就成了混媒介时代的宠儿。为此,许多西方学者把这种新的社会语境和文化景观描述为“图像转向”或“文化的视觉转向”。 在中国,虽然文化传统不同于西方,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也有差异,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20世纪80年代,无论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还是从偶像认同及其经典文本的持续表达和构成来看,那个时代的文化地图确实是一个主调明丽的世界,现代化的目标构成了全民族共同的文化信念,这种整体性的文化信念曾为当时的知识精英们带来了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他们似乎找到了献身的方式和使命感。然而,现代化的过程必然要伴随着一个文化技术化和市场化的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原先一体化的文化信念逐渐解体,使更多的人有了表达个人种种欲望的要求和冲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获得主体意识的民众,不仅需要新的娱乐形式,而且还需要表达这一阶层意愿的意识形态。于是,知识分子设定并固守的文化的意义世界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和消解,而表达大众自身各种感性欲望的大众文化日益凸显。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大中城市逐渐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社会文化在技术化、市场化的运作中,通过提供拟像化的消费来满足人们欲望享乐的需求。文化的制造者似乎早就意识到,如今“影像化”、“形象化”不仅要比“文字化”(或“词语化”)更为通俗易懂,而且更具感官直接性和视觉冲击力,因而更快捷、更有效。确实,“看”比起“读”来,更有诱惑力,因而也更有市场和人气;消费者在饱餐视觉文化之秀色后,也感觉到,看“电影电视”、看“漫画系列”、看“卡通读物”比读名著、读小说更要休闲自在且悦耳悦目。 混媒介时代的文化是以电子媒介为主导的多媒体文化,它主要是一种基于电子媒介形态的“影像文化”。而这种文化与以往印刷时代相比,至少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其一,从文化的文本存在形态看,当代文化是一种基于视听图像化的非线性文本文化。当代媒介形态学家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②。在印刷媒介主导的现代时期,社会文化主要是一种文字(词语)文化。词语文化一般是用线性序列的文字符号形式来表达口语词汇中稍纵即逝的隐蔽含义,它使人们的理性生活呈现出线性结构,使我们卷入一整套相互胶结的、整齐划一的现象之中。正是基于这一洞察,麦克卢汉指出,“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③。在电子媒介主导的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影像化传达对文字表达的逻辑进行了改写,这意味着人们文化生活中思想运作、观念结构、事理称述、意义阐述和价值评判等意识活动的组织方式(或思维方式),即文化逻辑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印刷媒介的词语(文字)文化倚重的是作为逻辑和理性记号的意义链。从文本类型来说,词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建立于线性逻辑结构之上的“线性文本”。当代一直致力于解构印刷文化文本逻辑的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就曾经提出印刷文字文本思维的“直线论”,并且“总把它与逻各斯中心论、语音中心论、语义论……相联系”④。相比之下,影像文化所带来的“视觉和声音对现代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的各种影响所引起的冲击,非线性逻辑必将占着优势”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