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音乐美思想的本质

——对“大音希声”辨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邹元江/李昊,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邹元江(1957—),男,山东泰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和戏剧美学研究;李昊(1980—),男,山东郓城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系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美学研究。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大音希声”的原初含义是对有声之“五音”的否定,最完善最完美的“道”之“大音”是无声的,需要借助我们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把握。同时,“大音希声”又是以“道”的自然本色、不事人工雕琢的精神对完美至上音乐的一种追求与界定,是崇尚自然纯朴的表现,对音乐欣赏和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大音希声”还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折射,对于我们的品格修养具有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20(2006)01—0032—05

      “大音希声”作为老子的一个哲学美学命题,是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石。然而,对于什么是“大音希声”,如何去理解“大音希声”,历代学者作了不同的阐释,但都没有得出一个公认的结论。我们惟有回到老子的精神世界和道家哲学的自身特点,才有可能较为科学地把握“大音希声”的内涵。

      一、什么是“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始见于《老子·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1](第227—228页)。在该章中,老子运用事物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来描绘“道”的存在方式、运动方式和性质。“大音希声”就是老子为了阐述其“道”而提出的,所以要探讨“大音希声”的科学解释,必须先了解老子所言之“道”,进而才能谈及“大音希声”的审美内涵和意义。

      “道”是老子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最高和核心范畴,是宇宙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

      在这里,老子从生命创造的角度来谈“道”,把“道”视为“天地母”,是万物和美的根源所在。在老子看来,“道”是无形无象、不可名状的本体,但在无形的“道”之中,孕育了无穷的有形的万事万物。正如《淮南子·原道训》所指出的“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2](第25页),“无形”“无音”都是“道”的性质的显现,所以同“道”具有的创生力量一样,“无音”也就成为了“声之大宗”。

      再来看“大”。在《老子》一书中,“大”曾数次出现,有几种不同的用法。如在“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第十三章)和“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中的“大”,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大”,与“小”相对。如果我们用一般意义上的“大”来解释“大音希声”中的“大”,就会得出前后矛盾的说法,这是不符合《老子》原意的。从《老子》全书的思想来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的“大”其实是老子用来指称“道”的专用词,也即是说“大”者,“道”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其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第三十五章)

      由此可见:“大音”即“道音”,是由“道”自身所呈现出来的声音,它至大至美、无形无象而又不可名状,其特点是“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它合乎“道”的朴拙、本真、自然、无为的特点,所以与人为的“五音”不同。实际上,老子是反对那些人为的违背自然之“道”的“五音”的,所谓“五音令人耳聋”(第十二章),老子以否定人为之“五音”来实现对自然之“大音”的追求和对“大美”的向往。

      “大音希声”的“希声”究竟是稀声还是无声,是历代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从《老子·四十一章》来看,“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相对为文,可见“希”也即“无”的意思。“听之不闻,名曰希”(第十四章),这也说明“希声”即为无声。所以河上公注“无声曰希”,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3](第26页)。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只是音乐的演奏而已,是“道”之“大音”所呈现出的一种外在表现。如同“道”的运动变化衍化出世界的万事万物而“道”本身却无法用感官来把握一样,老子所说的“大音”同样是一种哲学抽象,它可以派生出世间一切美妙的声音,“寂寞者音之主也”[2](第543页),但它自身却是无声的。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的一个突出贡献是看到了“音”与“声”的不同。对此,我们可以结合《老子》第二章进行探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在该章,《老子》将音声与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互相对立的范畴并列提出,可见《老子》是将“音”和“声”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提出的。“声”泛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由物所发出,只要是听觉健全的人就可以听到,“声:音也,从耳”[4](第250页);而“音”则不同,它由人的内心产生,同时表现为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4](第58页)。 “音”是掺杂着人情感的艺术之声,是经过人心加工的有条理的“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5](第526页),“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5](第526页)。“成文”也即“成方”,“文,犹文章也”(郑玄注),蕴涵着内在情感和外在文采两方面的意义,所以“音”一方面是人的情感的抒发,另一方面是节奏和旋律的显现。“音”依赖“声”而存在,但又破坏了“声”原有的自然和谐,因而是丑的。所以老子提出“大音”来否定人为的“五音”,以“大音”即“道”的自然而然来否定“五音”即人为的有声之乐。“大音”与“大象”同义,不在乎具体“音”与“象”而在乎“大”,在于说明“道”的非感官所能把握,所以王弼曰“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大音”作为超越宫商之音以上的抽象概念,本身是没有声音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