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美育思想的文本解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殿玲,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034)

原文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道家作为中国的美育流派之一,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但它一直作为美育潜流存在,学术界对此关注甚少。本文试从人格美的评价标准、塑造人的美的措施和途径三个方面对道家美育思想进行现代阐释,以期给予现代美育以启示。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虽然“美育”一词20世纪才引入我国,但美育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存在,并在中国美育史上形成了两个美学流派,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乐”为手段,以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一个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儒家美育一直受到理论界关注,并成为现代美育思想有力的事实论据。而道家美育思想,一直作为潜流存在,学术界甚少予以关注。这是中国美育研究的一个不足。道家思想虽未对美育作以专门论述,却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本文主要以文本的解读方式,以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为依据对道家美育思想进行探索,并给予合理性评价。

      一、至真、至善、至美、至乐的理想人格美的尺度

      道家美育思想丰富而独特,它肯定个人的自由价值,并把自由推向无限,追求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较之其他各派更关注个人本体。因此,它的美育是生命美育。在道家的美育思想中,首先就提到人格塑造问题。道家认为,健康纯美、超凡脱俗、逍遥飘逸、精神充溢的人格是理想的人格,它体现了至真、至善、至美、至乐。至真,情态自然,纯纯常常;至善,貌态持重,言行自如;至美,神态自若,神动于外;至乐,心态自适,任性放形。至真、至善、至美、至乐就成了道家判断理想人格的尺度。这种尺度的形成是由其内在美的属性决定的。

      道家的理想人格首先具有神性。“神”是道家美学的一个范畴,是美的最高境界。体现于人本身,是完善、完美、身心和谐,具有神性美的光辉。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1](P14) 他笔下的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1](P21);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1](P169),虽有夸张,但总体上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真实纯美、身心健康、宽大恢宏,神态巍峨,心态开阔,舒畅自适,德行宽厚,精神远阔,高远超世,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为世人树立了完人的标尺,与儒家满腹礼仁的人格完全不同,符合人的本性,具有美学价值。

      道家的理想人格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体现了人的生命质量。与儒、法、墨不同的是,道家对生命与自身的自由发展的关注尤为强烈,甚至把它当作人生高于一切的目的和归宿。他反对人为政困、为利囿、为物役,甚至排斥为了达到人的目的所使用的一切手段,而主张“达于情而遂于命”,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巍峨开阔,高远超拔,不拘礼法。这与儒家所推崇的人格不同,历史上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和叔齐等人,一直为儒家当作气节和美德来歌颂,但在道家看来,这样的人格有偏执和缺憾。在道家那里,个体生命价值至上,这体现了道家对生命质量的审美追求。

      道家的理想人格还洋溢着不可比拟的精神力量。道家美育思想体现着精神性,它衡量人的完善与否以内在的精神丰富性为尺度。在道家看来,人的内在精神的丰富能够压倒自身外在形体的丑陋,而且能够焕发出无限光芒,影响万物。所以道家除了赞美像姑射山形体纯美的神人和心地纯正的真人之外,还有一种面貌丑陋、形体扭曲、甚至残缺不全的人也是道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如庄子《德充符》中就塑造了六个形体十分丑陋,却精神才德充溢的至人形象。他们“德有所长,形有所忘”[1](P162),心智完善、豁阔通达,他们的心灵能与外界产生和谐感应,任何是非生死得失毁誉饥渴都不能干扰其怡然自得的心情。庄子称之为“才全德不形”。他们是德才兼备、精神健全的至美至善之人,这就是至人。这是道家对人格的理想追求,与真人、神人相比更接近我们今天的理想人格。这样的人能应付一切变化,“潜行不窒,蹈火不热。”[1](P467) 这体现了道家对人格崇高之美的追求。

      道家对人格美的追求总体上体现了道家追求“真朴”的审美价值取向。略有区别的是,在真、朴的取向上,老子更为侧重真之朴,庄子更侧重朴之真,但都追求返朴归真。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他的理想人格的容态和神态深沉幽密,超凡脱俗,不像世俗人那样肤浅,而是浑朴、审慎、空灵、温敦、朴素、豁达。庄子之真强调超俗,但与老子笔下的体道者不完全相同。庄子笔下的“真人”,“独与天地往来”,独树一格。与老子心目中的得道之士相比,一个持重,一个潇洒;一个审慎,一个舒展;一个纯厚,一个恢宏;一个空豁,一个远阔。庄子笔下的真人性格舒展,心神调和;百事不扰,超越生死;迎来送往顺其自然,宽大恢宏;比老子的得道之士更超凡脱俗,更具浪漫色彩。“真”体现为情真、意真、行为真,具有神性的美,“真在内者,神动于外”。产生无穷的人格魅力:“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所以,庄子极力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1](P823) 对于“真朴”,老子和庄子虽有差异,但在人回归自然、自然而然、张扬个性、修养本性方面是一致的。

      二、不言之教、无声化育的美育措施

      在美育措施上,道家主张行不言之教,自我育化。道家从“道法自然”出发,提倡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不加干涉。道家为什么要行不言之教?原因有三:一是语言是风波,无助于人的美化,常给审美带来干扰。二是宇宙万物本自天成,无须外力。三是言不尽意,言论只能认识人所认识的世界,而认识不能知道的言论就不能尽举。所以“希言自然”,顺物自然,自然而然,才是美育的最好途径。老子说:“知者不言。”[2](P277) 依赖他言实施教化,就是“道之华”,对人有害。这是道家针对惠子学派争论不休互为毁誉说的。道家把不言之教比作无形的风,旋转而落的羽毛,磨石的回声,虽寂静无声,而它产生的威力却是用多少言语都表达不出来的。这一点揭示了道家“不言之教”的美育思想,是比较早的关于美育方法方面的思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