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人员组合。审计组要根据审计事项的特点和要求,选人用人。实行灵活的机制,通过公推公选、“毛遂自荐”、公开竞争、双向选择等形式,确定审计组长,搭建审计组。努力将财务审计、工程审计、计算机专业和法制机构人员组合起来,协同工作,使各人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组长配置。建立审计组长准入机制,选用能力强、水平高、业务精的人员担任组长。在考试、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审计组长和主审资格认定制度,担任组长和主审的人员,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等,省、市级还必须有5年以上的审计工作经历,县级有3年以上审计工作经历。重大审计项目审计组长应在局领导中产生,重要审计项目审计组长应在部门负责人中产生,一般审计项目审计组长在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中产生。除局领导担任组长的项目外,其他项目的审计组长、主审要实行竞争上岗制度,面向全局公开选拔。担任组长或主审的人员还必须是没有发生过违纪行为和违反廉政建设规定、公道正派的。实行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必须对一个项目的审计质量起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 三是技术应用。审计组必须有高的工作效率。审计组每个成员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会运用通用审计软件进行辅助审计,还能做些小改革和小开发。每个审计组都要有1名既懂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能结合项目特点编制出适用的小工具、小模块、小软件,减少手工操作的程度,提高项目审计速度。审计组在审计实施方案中就要明确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审前调查阶段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程度、数据库情况。 四是方法创新。遵循基本方法,运用综合方法,善于综合和分析,探索组织方法,创新管理方法。经济责任审计与专业审计相结合、财务审计与工程决算审计相结合、现场审计与送达审计相结合和联网审计与延伸调查相结合等方法。 五是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控制的源头在审计组,关键也在审计组。按照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细化责任,严格实行审计日记制度,加强审计全过程的记录,使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人员的责任都能清楚记录在案。审计组长应对审计内容的适当性、步骤和方法的可操作性、审计证据复核意见等负责;部门负责人应对实施方案确定的范围和重点的适当性及实施方案完成情况和审计报告质量等负责。实行审计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六是职业操守。加强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能力和职业责任的培训,使审计人员具有执着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同违纪行为做斗争的无畏精神,勤于思考,善于研究。 七是作风建设。审计人员要具有深入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每审计一个单位、每发现一个问题都要查深查透,养成良好的调查研究作风,善于从宏观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八是执法力度。审计组成员在现场定期“碰头”开会,汇报审计动向,交流进展情况,讨论疑难问题,研究审计方法,商量工作策略。做到能准确识别虚假会计信息,识破虚假证据,凡是审计涉及的事项能做到疏而不漏。 九是审计纪律。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制度,坚决割断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经济上的联系。对违纪、违令者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大力推进审务公开,加大审计事项公开的力度,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把审计人员的行动置于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下。 十是激励措施。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考核、奖惩制度。对在查处违纪违规问题、查处大案要案、查处“小金库”等工作中实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