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已经对证监会进行了摸底调查,2005年将驻证监会对其进行审计,审计时间将持续几个月。这将是中国证监会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面临全面审计。 而审计署办公厅的一位处长语气十分愤怒,他表示,“不了解这个情况,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 不过,证监会是否被列入2005年的审计对象,目前其实已有定论。因为,按照程序,审计署于每年年底确定第二年的审计对象和大致审计重点,然后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并下达正式审计通知书,之后便是审计人员进驻。 之所以秘而不宣,是因为这是一个牵动7000万中国股民神经的敏感话题。尤其是最近曝光的“王小石事件”已使证监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以往,与证监会相关的问题不在少数:上市公司造假、基金黑幕、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证券欺诈、证券公司巨亏等,但“王小石事件”集中暴露出证监会的问题。毫无疑问,人们都寄望于“审计风暴”对此正本清源。 不过,颐合财经首席分析师张卫星表示,审计署在证监会“审不出什么大事”。 因为,审计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审计中央各部门、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财务收支。据此,审计署如果审计证监会,将主要审计其资金使用情况。 而张卫星认为,从证监会“过”的钱并不多。其办公费用主要来源之一是印花税的分成,也就是说全部来自股民;另外就是监管费用,如上市公司递交材料时交的费用。审计署审计的就是这部分费用的使用情况。 根据审计署审计其他单位的结果来看,证监会在这些费用的使用上如果出问题,也只能是买车买楼。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在这儿,”张卫星说,“上市公司作假圈的钱、股市下跌股民损失的钱并没有流进证监会的腰包。证监会的主要问题不是审计署能审计出来的,证监会的问题是权力垄断。” “王小石事件”后,证监会在进行内部整顿的同时其实已经接受了“审查”。据称,一个有更高背景的专门小组已经进驻证监会,分头约谈各部处正副级负责人,要求对各所辖工作展开全面自查并上交书面报告。相比而言,这次审计署进驻证监会很可能只是一次例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