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审计管理创新的内涵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审计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以达到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的审计资源整合以及审计目标和计划制定、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提出一种新的审计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二是对审计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方式作某种变革并使之有效运转;三是提出并运用一种新的审计管理方式方法;四是设计并采用一种新的审计管理模式;五是进行审计制度方面的创新。 审计管理创新应该符合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一是要有先进性。这里主要是指审计管理创新要与时代发展合拍,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符,特别是要顺应国际、国内审计事业和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吸收管理科学发展最前沿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创新。 二是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审计管理创新必须与相应的审计机关所在地方的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与本级审计机关所管辖的审计对象相符合,与审计机关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协调,这样,审计管理创新成果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要有可操作性。审计管理创新必须要有一整套新的管理思路,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并且在审计实践中是可行的和现实的。 四是要有实效性。审计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因而,衡量审计管理创新成效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对审计事业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否使审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层次。 五是要有持续性。审计管理创新是个动态过程,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不断研究,推陈出新,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审计管理创新途径和方法探讨 (一)推动管理理念创新。一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审计机关而言,就是要认真履行职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落实;同时,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推动审计事业自身的发展。二是要把宏观意识贯穿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必须改变停留在微观层面的思维方式,站在党委、政府工作全局思考问题,从社会经济整体层面推动审计工作。强调宏观意识,不仅仅是指对审计结果作宏观分析,而是要将宏观把握的思路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揭示宏观问题,分析宏观情况,促进宏观问题的解决。三是要盯住审计实践的最新发展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四是要善于借鉴和运用管理科学的最新成果。管理科学是二十世纪以来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运用好诸如计划、资源整合、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促进审计管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必将大有裨益。 (二)完善现行领导体制。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特征之一,这对加强审计工作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发挥各级开展审计工作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要避免“双重”领导变成地方“单一”领导。一是应该强化业务领导关系。《审计法》规定“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这里明确提出是“领导”关系,而非“指导”关系,因此,下级审计机关开展审计,从项目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结果,甚至包括处理处罚都应该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如实详细汇报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全程领导。二是应该健全审计队伍建设方面的有关制度。按照现行规定,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级审计机关意见,实际工作中却大多流于形式。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可以考虑实行上级审计机关一票否决制。同时对审计人员的调入和配备,审计机关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实行资格认证制,时机成熟时,可以尝试走审计人员职业化道路。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在国家审计领导体制上,也应该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体制创新路子。 (三)整合审计资源。这方面,一些审计机关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进行“一体化”探索;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相关部门配合协调,审计成果互相利用;还有一些省、市统一组织审计项目时,在区域内统一人员调度、统一方案实施、统一时间进度、统一处理标准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某些审计项目,可以考虑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如在审计署特派办和所在地方审计机关之间,在地方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进行有效整合。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会审计组织的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审计事项。还可以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信息与成果。对涉及计算机、建筑、农业、环保等领域专门知识的项目,也可以借用其他单位的专业人员参加审计。如果必要,还可以借鉴政府雇员制的办法,长期聘用一些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此外,也应该探索对审计机关内部组织机构作适当变革,比如,对一项重大审计项目,抽调不同业务部门人员组成审计项目小组,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优势。 (四)深化审计工作流程管理。国家审计工作从流程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在准备阶段,要改变审计计划粗放管理的现状,制定年度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要充分调查论证,明确审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合理分配审计力量,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比较科学的审计项目计划和方案。在实施阶段,主要是通过业务部门和审计组长,搞好审计现场管理,对计划和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步骤、审计内容的实施及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当实际情况与计划、方案产生差异时及时提出相应对策,遇到特殊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在终结阶段,组织好审计复核,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准确定性并拿出处理意见,特别是指导搞好对审计项目成果的综合利用,在更高、更宏观的层次上提升审计工作成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