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建设时期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双重变奏

作 者:

作者简介:
刁世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 青岛 266071)

原文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大转变,即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建设和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现代化发生了背离,出现了反现代化的趋向和因素。两种趋向同时并存,相互交织,最终导致反现代化压倒现代化,造成了现代化进程的中断,使中国现代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作为历史的补偿,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孕育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创造性转换,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步入了顺利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10 期

字号:

      1956至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和第一次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出现严重挫折的阶段。党和国家一方面在现代化探索中艰难前进,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另一方面又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波折迭起,阻滞了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两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发展趋向。以往研究常常限于经验教训的归纳总结,较少注意十年建设时期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二者的复杂关系及由此而来的思想发展和历史后果。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初步探讨。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大转变

      什么是现代化?尽管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都不否认现代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潮流和规律。它以资本主义社会因素在欧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为起点和早期形态,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散和社会主义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其基本内涵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理性化。各国由于其社会发展的背景不同,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和要求也不一样。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一种,它既有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既会受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影响,又有自己的内在因素和道路选择。

      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中国特色”,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即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大变革是由外力推动的,这是它不同于历史上变革之根本特征。其基本原理是:在先现代化国家对华侵略的影响下,从民族自强自立的目的出发,推动本国现代化;学习外国先进文明,并使之与本国实情相结合,改造本国的传统社会因素,创造现代因素,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1](P31)。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国传统社会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逐渐发生新的变化[2](P694),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由此说来,中国的现代化已经经历了160余年的历程,其中依次包括:在传统的封建社会内部寻找改良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在否定封建制度的基础上试图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在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寻求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阶段,可谓岁月漫长,代价深重。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带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不仅使中国的现代化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设计目标进行现代化建设,而且将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统一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虽然从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仍然处于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启动阶段,但是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前途命运来说,中国的现代化发生了第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即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与此相应,中国现代化的启动也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启动阶段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启动阶段,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跨入了与前不同的新的阶段。

      社会主义被中国人作为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对象,开始于民国初年,形成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确认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此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内逐步尝试,并对整个旧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同面逐渐扩大,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和追求,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选择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结果。正是本着这种为国家和民族选择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为此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仍在不断探索,直至找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不仅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且建立了一个为广大民众所信赖的、能够统一领导中国的人民民主政权,并实行了土地改革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面启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努力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设备,经济和社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经济恢复,政治清明,秩序稳定,人民团结,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显著提高,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地位得以确立。“这是充满了理想和希望的开国时期,这是马克思主义经由一场荡涤旧社会、打倒剥削者的革命之后带来的新鲜气象的胜利时期。”[3](P178)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党和政府的政策失误,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遭受了连续的挫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发展进程。

      在新中国最初几年的经济建设中,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端已经开始显露出来。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也在重新估价自身发展道路的利弊得失,开始了初步的经济政策调整和以分权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在东欧,南斯拉夫是最早的“离经叛道”者。在匈牙利、波兰,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道路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一切都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总结本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从“一五”计划末期开始,决心寻找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曾一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现行体制的障碍和封建专制主义以及狭隘的经验主义和实用的教条主义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及个人崇拜与标新立异的心态的作用[4](P286),加之后来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对国际和国内形势判断的过于绝对化和片面化,使新选择的道路再次偏离中国的实情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造成现代化进程的受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