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凌云,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连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武 汉 430064)。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三代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发展观。即:1949~ 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间的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1995至 今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发 展观,是因为它是在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 科学思考的产物,是对建国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发展观进行辩证扬弃的结果。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发展观一方面引导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蕴涵在发展模式之中。因此,一个国家发展观 的形成与演变,与这个国家发展模式的演变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的新发展观,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理论思考的产物,也是对建国以来中国 几代领导人发展观扬弃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发展模式与发展观的互动,对中国发展观 演变过程进行历史的考察,以探寻中国发展观演变的特点、规律与启示。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代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 的发展观。即:1949~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间的经济发展 导向型发展观,1995至今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从中国领导人的观点以及实际 的发展模式中,可以抽象出三代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详见下表:

      第一代发展观第二代发展观 第三代发展观

      经济增长导向经济发展导向 经济社会进步

      型发展观型发展观 导向型发展观

      发展目标

      工业化 四个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标准

      工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途径

      增长优先增长为主,发展为辅

      发展优先

      发展重点

      重工业 工业 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方式

      外延式与粗放式 外延式与粗放式

      内涵式与集约式

      发展型式

      积累优先积累和消费并举

      积累和消费并举

      区域发展

      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发展动力

      生产关系革命体制改革与开放

      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态势

      赶超赶超 和平发展

      发展层面

      经济经济兼顾社会 经济、社会、人、生态

      第一代发展观: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49~1978年)

      第一代发展观是指1949~1978年间形成和发生作用的发展观,这一代发展观可以概括 为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其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首先,这一时期,中国借鉴了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借鉴了苏联的发展观;其次,在借鉴苏联 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发展观的形成 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第三,这一时期的中国处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中,“冷战” 格局对中国的发展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一代发展观具有下述十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基本历史特征:在发展目标上,强调 实现工业化,虽然在1964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工业化是最为突出的 目标;在发展标准上,强调工农业总产值规模,特别是强调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工农业总 产值中比重的提高;在发展途径上,强调经济增长优先,实际上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 发展;在发展重点上,强调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强调外延式 与粗放式发展方式;在发展型式上,强调通过资本的积累来寻求发展的源泉;在区域发 展模式上,强调地区间均衡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经济发 展;在发展态势上,强调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层面上,侧重强调经济层面的发展 。

      第一代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两大时期。

      1949~1955年是酝酿和形成时期。1949年9月,《共同纲领》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 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工业化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第一代发展观开 始萌发。1952年8月,中财委提出的“一五”计划的轮廓草案中提出,“一五”计划时 期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开始被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1953年12月,中宣 部发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除了重申国家工业化目标之外,又特别指出“发 展社会主义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的”[2],生产关系 方面制度的变革开始被视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条件。在上述有关中国发展的一系列 探索的基础上,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一五”计划集中体现了第 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基本理念,中国的第一代发 展观初步形成。

      1956~1978年是实施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首先,第一代发展观进一步强调 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1955年年底,毛泽东提出:“中国的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3]195 7年11月,中国形成15年超过英国、40~50年赶上或超过美国的赶超战略。1958年5月, 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的核心是力争高速度。同时,提出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 时间,争取在七年赶上英国,再用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1965年9月初拟定的《关于第 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提出要加快“三线”建设,要求在“三线”地区建 立独立的工业体系。1970年开始编制的“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经济发 展速度要求过急,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普遍过高。[4]其次,进一步强调生产关系方面 的制度变革促进发展的动力作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 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结果到年底就基本上在全国农村建起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 社体制。在城市中,开始试办和推广人民公社。城市手工业合作社也被要求加快“升级 过渡”,即加快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文化大革命”时期,除了强调生产 关系的革命以外,还强调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革命,以实现“抓革命,促生产 ”的目标。此外,1957年、1958~1960年、1969年,在体制层面也开始进行以下放自主 权为内容的改变。可见,通过生产关系方面和经济体制方面的革命和改变来推动发展, 日益成为第一代发展观的重要特征。第三,进一步强调区域平衡发展。1956年9月,八 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 五八——一九六二)的建议》认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根据资源情况和合理 分布生产力的原则,在内地继续建立和积极准备建立新的工业基地,使全国各地经济逐 步走向平衡发展。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区域平衡发展的概念。1958年 6月,中共中央又要求全国七大协作区尽快地建立各自独立的工业体系。1960年1月,中 共中央印发《关于1960年计划和今后3年、8年设想的口头汇报提纲》,提出今后8年的 基本任务之一是基本建成各大协作区的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水平而又分工协作的经济体 系。1975年,初步拟定的《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提 出,到1985年基本建成6个大协作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 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试图通过行政型的资源配置手段人为地达到区域均衡。第 四,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一度被置于发展的优先位置。1964年,中共中央针对美 国对越南的军事行动作出了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要进行备战,要搞三线工业基地 建设。该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和下达的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将争取时间、大力建设战略 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作为指导思想。1965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进一步将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作为第三个五年计划 的基本方针。此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国防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优先位置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