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时的艰难探索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启华,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100080)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内容提要: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十一后三中全会召开前的20多年里,我们党经历的巨大成功与巨大挫折错综交织的情况,正是党的理论与实践正确与失误交替发生的反映,也是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踏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艰难探索的写照。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解决当时的急迫问题入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这期间也发生不少失误,有些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探索中发生的经验教训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求索的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字号: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20多年里,我们党经历的巨大成功与巨大挫折错综交织的情况,常使今天的青年人难以理解,也令研究者在许多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其实,这种复杂的历史现象,正是党的理论与实践正确与失误交替发生的反映,也是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踏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艰难探索的写照。我们在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总结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启迪。

      一、起步时的历史背景

      1956年是我国社会的转折点,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起步。这一年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我敌视依旧,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又出了问题。2月,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共运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全新看法并尖锐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引起世界震动。其积极作用是促使各社会主义国家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但消极作用更大,引发国际共运内部对许多重大问题的严重分歧;并使东欧各国主要是波、匈,为摆脱苏联控制先后发生大规模群众暴力行动,后果严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内部分裂,一些党员退党,国际共运出现严重混乱。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则乘机掀起世界范围的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这种国际形势,对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群众影响很大,加上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党和政府工作部门存在的某些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引起群众不满,1956年下半年就有地方闹事。据统计,各地有一万多工人罢工,一万多学生罢课,还有部分农民闹退社。面对这些情况,许多党员、干部没有思想准备,有人惊惶失措,有人用简单粗暴方法压制,令矛盾更趋激化。

      国内外这种形势,使我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面临如何摆聪苏联模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等问题。而突破苏联模式,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是急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此前,我国许多体制摸仿苏联,这除了与苏友好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我们毫无搞社会主义的经验,可借鉴的只有苏联模式。在实践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1956年的国内外形势又促使我党进一步思考。用毛泽东的话说,苏共二十大一是揭了盖子,二是捅了娄子;揭了盖子,即指斯大林及苏联的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误的,搞社会主义建设不一定全照苏联那套公式。他说:揭了盖子的好处就是打破“紧箍咒”,破除迷信。正如每个人的面目各异,每棵树长得不一样,各国也有不同情况。要讲个性,没有民族特点的道路走不通。当然所有道路也存在共性。各国党的任务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结合,制定本国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指出,要接受我党历史上的教训,反对用教条主义方法学苏联经验。他说,以前没经验,只好模仿苏联,束缚了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现在我们有了初步实践,又有苏联的经验教训,应该更强调从国情出发,强调创造性,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这期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以苏为鉴,总结自己经验,探索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其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1956年4月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9月党的八大精神中。其主旨都是把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以苏为鉴,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但这条道路是什么,没有现成答案,只有靠实践探索。于是八大前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就带领全党在许多领域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思想成果。比如,《论十大关系》提出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许多重要思想、原则,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其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充分反映了我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从解决当时的急迫问题入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这种探索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发生前。在探索中,思想理论方面取得许多积极成果,也发生过不少失误。

      二、探索中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一)在经济方面,毛泽东提出过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思想,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有些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是毛泽东特别突出的创造。毛泽东反复强调,中国通往工业化的道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只能从大农业国这个基本国情出发,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他认为苏东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苏联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是个严重教训。经过摸索,他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这点必须肯定,但发展重工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稳固。这里,他辩证地论述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既适合我国人口多而资金不足的基本国情,也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所以,他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以此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把发展农业放在重要位置,是我党从国情出发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和特点。

      毛泽东还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思想。这是针对苏联不赞成中国搞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提出的。当时东欧一些国家都听从苏联意见,自己不搞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上依靠苏联,搞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而我党对此鲜明抵制,提出中国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独立,以保障政治独立。为此,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这一原则和方针指导下,我国成功地克服了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包括帝国主义封锁和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等造成的困境,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