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会安排,让我向大家汇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情况。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现状和前景,近几年来已经有相当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同志、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同志等先后发表了系统全面的文章。我在他们的基础上讲一点看法,片面、不当的地方请各位指正。 我想先从四个方面对国史研究作简要的回顾,再对发展的趋势作一点展望。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国史学领域最年轻的一门新学科 1.这门学科的发端是在1978年“科学的春天”的思想解放运动中 1978年1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在该院制订科研计划和规划的动员会上讲话,第一次郑重地提出:“要赶快着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他说:“现代历史,我们已经有了鸦片战争以后的,民国以后的,以至五四以来的历史研究,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现在还没有着手认真地进行研究,要赶快着手研究。”(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情况反映》第一期,1978年1月16日。) 会后,胡乔木就确定研究选题和新建研究所提出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列入100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的选题之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拟新建的五六十个研究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所”名列第五。 增设研究所的计划得到邓小平的赞同、支持。邓小平在1978年3月28日听取胡乔木、邓力群的汇报后说:赞成增加新的研究所。什么事情总得有个庙,有了庙,立了菩萨,就可以动起来了。有些翻译人员,有专门知识的人,年龄都很大了,不赶快给他们立个庙,过些年就没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了。党史也是一样,现在还有些老人,再过几年,老人没有了,很多事情就没办法再了解。菩萨也请不到了。邓小平叮嘱胡乔木、邓力群“要赶快做”。(注:据邓力群传达这次谈话精神的记录稿(存中国社会科学院档案室),并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限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所”并没有立即创办起来,但胡乔木已经请黎澍带领几位学者着手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准备工作。 2.对建国以来中共党史的总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中,全党全国上下都十分关注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是非的看法,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论,迫切需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共和国如何继续举步前进,而且牵连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前途命运。“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总结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党和国家前进、发展的需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并初步讨论了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叶剑英的国庆30周年讲话对建国后的历史作了初步总结。由邓小平主持、胡乔木具体负责,经过20个月反复深入讨论、总结、修改,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对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作出了结论。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有了基础,系统地研究、撰写建国以来历史的条件趋于成熟。 《历史决议》注释本,运用比较丰富的可靠的文献档案材料和经济资料,吸取理论界有关的研究成果,对《历史决议》中提到和作出论断的130条重要史实和理论观点作了论述和解释。其中118条、约30万字是讲建国后32年历史的。在一定意义上,这个注释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史事提要”。 3.1982年5月,胡乔木倡议编写《当代中国》丛书,开始了大规模、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工作,为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做好了准备 1982年5月,胡乔木在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倡议,要对建国以来各条战线的历史经验作出有科学价值的总结,编写若干专著。他指出,这不仅是为中国现代史的研究积累资料,而且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为落实这一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所属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出方案,准备编写出版一套多卷本的、定名为《当代中国》的大型丛书。中央宣传部部务会议决定积极贯彻执行胡乔木的这项指示,立即着手组织落实,于11月9日向中央作了报告。当月,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了中宣部关于编写出版《当代中国》丛书的报告,并指示中宣部转发。这样,《当代中国》丛书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丛书编辑部负责人在答新华社记者问中指出:“编辑出版这部丛书的目的,是要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并以无可辩驳的材料,展示新中国建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将为以后进一步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做好准备。” 此后,《当代中国》丛书的编写工作即由中宣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出版署和当代中国研究所等部门组织实施。经过广大国史研究者和出版工作者十万多人的共同努力,历时15年,到1998年基本完成,并于1999年6月出版了电子光盘版。丛书分部门(行业)卷、地方卷、专题卷和综合卷,共150卷,1亿字,3万幅图片。这套丛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规模最大的丛书,是一部史志结合、包括专史和地方史在内的科学的信史,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程、经验和规律,为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教材。